黄岩百晓 发表于 2017-11-14 11:09

绘就路线图 擦亮金名片 ——看我区如何振兴柑橘产业发展

11月7日上午,2017台州黄岩柑橘旅游节盛大开幕,不到一周的时间,“柑橘经济效益提高30%,同期游客人数提高40%”,这一系列数据表明,通过举办这届柑橘节,农旅结合的产业模式得到验证认可。热闹过后,我区柑橘产业的发展推进工作仍将继续。在区农林局副局长王立宏看来,这是一个转折点,也是一个新的起点。《黄岩蜜橘十年发展规划(2017—2026)》的编制为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与华中农业大学,浙江省柑橘研究所成立柑橘科技同创中心则为柑橘品质提升打下了基础。
黄岩蜜橘历史悠久,自古以来有较高美誉度。早在1700年前的三国时期,就有《临海水土异物志》记载,“鸡橘子,大如指,味甘,永宁界有之”。到了唐宋年间,黄岩蜜橘成为朝廷贡品,被誉为“天下果实第一”。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区柑橘生产进入大发展时期,从1972年年产量5.5万吨,到1998年年产量达12.26万吨。黄岩蜜橘不仅规模大产量高,还声名远播,远销海内外,更是成为上世纪六十年代主要的外交礼品之一。黄岩蜜橘的过去,是座沉甸甸的辉煌丰碑。
改革开放后,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工业经济发展,各地柑橘生产发展加快,黄岩蜜橘面临严峻挑战。尤其是近年来,其他省市柑橘品牌崛起,对黄岩蜜橘品牌形成了冲击。“上世纪80年代,黄岩蜜橘还是全国产量最大的县,到现在占全国产量的比例估计只有几百分之一了。”王立宏说。
为振兴名果产业,从供给侧入手改革柑橘产业结构,今年我区与高校联合,共同制定了《黄岩蜜橘2017-2026十年发展规划》。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把脉黄岩柑橘产业,明确黄岩柑橘发展路径。柑橘产业裂变发展的路线图已经铺就:一方面,深度挖掘开发本地独特品种,尤其是黄岩蜜橘的代名词——本地早蜜橘;另一方面,适度引进优良品种,拉长成熟期,丰富产品结构。通过打造“一江一湖一丘一路”四大柑橘基地,提升蜜橘品牌集聚效应,擦亮黄岩蜜橘这块“金名片”。
金秋时节,走进南城街道蔡家洋村,一望无际的葱郁橘园里,枝头硕果累累,煞是好看,村口伫立的三株百年古橘树,也十分吸睛。围绕着这被村民们世代呵护的古树和精心培育的千亩橘园,我区“贡橘园”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
规划中,贡橘园将围绕“一心二环五区”思路,打造黄岩蜜橘产业和城市休闲观光有机融合的田园综合体。所谓一心,即以三棵百年老橘树为核心区;二环,则以主体道路与水系系统为观光环线;五区,分别为农业景观区、田园休闲区、橘园生产区、生活居住区、乡村社区服务区等。
“未来,游客既可以选择沿着绿道观光采摘,也可以选择乘坐小船,遍览橘园风光美景。”南城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陈会岳说。不仅如此,他们还将塑造本地早蜜橘专属品牌。“通过标准化种植、统一管理经营的方式,重新打响黄岩本地早的名气。”陈会岳说。
而在城市的另一边,永宁江北岸的头陀镇新界村,一个极具现代化气息的柑橘种植基地正在建设中。基地里,优良柑橘品种“红美人”茁壮生长,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地安装着自动化大棚、喷灌设备等农业机械设施。
基地负责人陶开泉告诉记者,该基地预计投资4000万元,目前已完成300亩基地建设,试种了红美人、甘品、金秋沙糖橘、无籽沃柑等高效益的新品种。这些新品种在种植成功并推广后,将极大丰富黄岩蜜橘的产品结构,拉长蜜橘成熟期,增加橘农效益。
“红美人是从象山引进的新品种,糖度高,囊瓣壁薄,口感如同果冻,极受市场欢迎。”陶开泉说。不过,红美人非常娇贵,对病虫害、温度、湿度特别敏感,传统的柑橘种植方法很难成活。所以,他们运用科技手段打造智能大棚,实现种植规模化、机械化。记者了解到,今后,大棚里洒水、喷药都是全自动的,温度、湿度、日照等条件由电脑监控,即便采摘管理也实现了机械化操作。而陶开泉的种植基地,或在未来得到复制和推广,引发一场柑橘界的转型升级。
如今,永宁江沿岸、环长潭湖库区、低丘缓坡种植区、104国道西移线,四大柑橘基地整装待发。这“一江一湖一丘一路”四大柑橘基地,将确保黄岩蜜橘种植面积达到5万亩以上、年产量6万吨以上的规模。
同时,黄岩蜜橘品牌建设的脚步也在不断提速。未来,我区将建设以黄岩蜜橘证明商标为母品牌,企业自有商标为子品牌的双品牌体系,做强黄岩蜜橘证明商标这个区域公共品牌,推出诸如“蔡家洋”“永宁”“黄泥岗”等黄岩蜜橘系列拳头产品。
就在几日前,中国柑橘博览园顺利通过3A级景区建设验收。在中国柑橘博览园坐落的凤洋村里,人们因橘而生,以橘为伴,源远流长的橘文化在此得以完整保留和传承。打生、放橘灯、祭橘神等与柑橘生产有关的特色民俗活动,每年都会为这座小村引来数万名游客。如同凤洋村一样,挖掘橘文化并将其与相关产业有机结合,发展富有特色、具有效益的休闲观光、生态、景观柑橘业,正一步步让黄岩蜜橘品牌重焕光彩,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来源:今日黄岩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绘就路线图 擦亮金名片 ——看我区如何振兴柑橘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