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 发表于 2017-11-14 12:44

椒江长顺坝 “红绿灯”,更亮了

航标优化升级易于识别,船舶航行更加安全



    航标,被称为水上交通“红绿灯”,指引着船舶在海上安全航行。近日,温州航标处台州航标管理站对海门港长顺坝水域航标进行了优化升级,让这个“红绿灯”变得更加显眼,易于识别,船舶航行更加安全。
    说起长顺坝,对于经常经过椒江大桥的市民而言,是再熟悉不过了。该坝处于椒江下游自栅浦河口至市轮渡对江渡航线附近江中,长约4300米。退潮时,市民就能看到江中一条长线。
    据了解,长顺坝是半潜式的抛石堤坝,半潮水时淹没在江水中,为了船舶的航行安全长顺坝配布设置了8座警示航标,南部相邻水域设置2座航道侧面标志。尽管长顺坝设立了警示航标,但船舶在长顺坝上的搁浅事故屡有发生。
    据台州市海上搜救中心统计,2010年至2016年,共处置船舶搁浅事故险情22起,2016年就发生了6起事故,事故有呈上升趋势。其中,外地港船舶17起,占77%。
    “船舶搁浅区域主要发生在长顺坝东端。该区域的北侧是海门港区国家级中心渔港,南侧是椒江葭沚渔市场,两大渔业码头斜对岸而建,中间是长顺坝。”台州航标管理站副站长陈建欣说,许多渔船在葭沚渔市场码头交易后,到北岸停泊或充冰、加油,来往于两个渔业码头之间,个别船舶抱着侥幸心理穿越长顺坝航行,特别是外地的渔船由于不熟悉该水域通航环境,穿越航行时,极易发生搁浅事故。
    据了解,台州航标管理站隶属于交通运输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温州航标处,负责管理台州辖区沿海公用干线和港口水域国家公用航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承担辖区航标应急处置工作。
    “长顺坝水域是航行安全重点防护水域,由于港区建设和发展,长顺坝水域通航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针对长顺坝航标现状,我们及时对助航标志进行调整配布。”陈建欣说,这次调整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在事故多发地段加密长顺坝航标设置,另一方面,调整长顺坝灯桩和灯浮性质,原长顺坝配布灯桩和灯浮标性质为禁航区标志,现按照航标示意要求调整为水中构筑物标志。

来源:台州晚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椒江长顺坝 “红绿灯”,更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