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林村的时间线
初始方林村的别墅群
方林汽车城
上世纪50年代初的方林村,还是一个占地面积仅0.4平方公里的小穷村,也是当时全公社有名的借贷村。“春耕借款,落雨借蓑衣,摸田借箬雉”,是村民生活的写照,“居住环境、生活条件跟现在相比,简直天差地别。”
1970年,方道福任方林村党支部书记。他和现任村党支部书记方中华的父亲方道坤一起努力,在方林乾亨里,带着方林人办起两个小型砖瓦窑,“当年就赚了万把元,还解决了20多个劳动力的出路问题。”
1973年,方道福和社员们又排除万难,大胆地办起大型轮窑厂,这家24门、日产红砖5万块的轮窑厂整整运转了20年。
1975年以后,在方林,先后办起化工厂、调味厂、药厂等企业。到1977年,“大队农业总产值为9万元,工业总产值猛增至80多万元,其中砖瓦厂约占60万元。”但在计划经济年代,这批队办企业很快因为规模过小、经营粗放、工艺落后等原因,出现亏空,方林不得不“用办砖瓦厂赚来的钱去贴补亏空,再到后来逐步实行承包和改制,最后又不得不改为股份制企业和个私企业”。
发展
1983年,28岁的方中华被选为方林村党支部书记。
时值改革开放初期,村民们过着“勉强能填饱肚子”的日子。方崇飚记得,每到年关,村里都会给村民改善生活,“按家里的人数发鱼、发肉、发米,我们每家每户提着篮子或者拿着小袋子,排很长的队去领,大家都笑得很开心。”
但在方中华心里,这些远远不够,如何兴村富民,仍是最重要的事。他有了自己的想法——在班子和党员会议上,他说:“路桥是全国闻名的商品集散地,而且104国道穿村而过,交通方便;另外,西边国道两旁又有马路市场,办个市场应该会很有前景。”
经过几次讨论,他作出“依托大市场,兴办小市场”的决定。1984年10月,浙江省第一家旧机械设备市场,在方林挂牌开张。
在这个约400平方米的小市场里,方中华和其他村干部当起经营户的免费搬运工,“只要货一到,就马上跑去卸车。就算是夜里12点,或者刮大风下雨,也照去不误。”
栉风沐雨,玉汝于成。当年,这个小市场的“成交额达到近45万元,上交村里2万元”。至此,方林迈出了“市场兴村”的第一步。
兴盛
1994年,经历了十年多的发展,方林村脱胎换骨——村集体收入达到207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5088元。
“方林人的血液里,流淌着先辈‘自强不息、敢为人先、不折不挠、创新克难’的传统精神。”趁着台州撤地设市和路桥建区的时机,方林投资1900万元,创建了第二个市场——中国商城方林机动车交易中心。五年后,方林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65亿元,市场成交额2.55亿元,村集体经济收入707万元,人均纯收入8768元。”
2008年,方林村和杨戴村合股兴建浙江方林汽车城。2009年,方林二手车交易市场兴建而起……
时光匆匆而过,在方林人的奋斗拼搏下,这个充满故事的村庄已完成华丽转身——
2016年,方林村荣获中国名村排行榜第23位;浙江方林汽车城市场成交额90亿元,成为台州唯一一个百亿市场和省五星级文明规范市场。
2016年12月26日,方林村完成股改,成为台州市第一个真正彻底股改、按股量化和分红的村。首批量化总股本3.3亿元,总股份1100股,每股30万元。2017年1月20日,全国小康示范村方林村举行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正式成立暨授牌仪式,并当场分红每股1万元。
来源:台州日报 {:1_204:}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