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百晓 发表于 2018-1-13 10:42

历史文化村落头陀,“逆袭”之路开启!

质朴的古村落,令人眷恋和向往,今年,头陀来了!省第六批(2018年度)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名单日前公布,我区头陀村榜上有名。


列入重点村,省里给予每村500万元到700万元补助和15亩建设用地指标支持,并要求地方各级政府原则上按照1:2的比例进行资金整合。但是,如果没通过验收评价,资金和用地指标都要收回。头陀,加油!


虽然姗姗来迟,头陀非常值得期待——
永宁江畔,元同溪边,东临路,西靠河,纵贯南北,横穿东西。虽略微落寞却依然整洁——这就是头陀老街。


头陀之名,始于头陀桥。头陀,出自梵语,原意为抖擞精神浣洗烦恼,佛教僧侣所修的苦行,后世也用以指行脚乞食的僧人。清《光绪黄岩县志》记载:“头陀桥,在县西北二十里,乾隆庚寅僧荣法募修”。


头陀老街,就是头陀人心中挥之不去的乡愁,不浓,隐隐地在心窝间。虽然繁华不再,却承担着世世代代头陀人的念想与荣光。



老街泛着亮光的石板路,一地斑驳。漫步老街,犹若时光倒流。


整个老街大体呈6字形,保持着相对完整的格局。过头陀桥,就算是进入老街口了,迎面便是中街,穿过中街,向前是下街,右转是大樟街,大樟街的尽头是老桥街,沿老桥街前行,会回到起点的中街。


中街是头陀老街的商业中心,即便是今日,每逢集市日,依然车水马龙,街口的竹木器材交易人头攒动,相当热闹。沿街有箍桶店、钟表店,几位老伯正在店内闲聊,这些传统物件,日常生活中几乎很少用到,老伯守着店面惨淡经营。



过中街,商业气息渐淡,生活气息渐浓,中街的热闹已不复存在,唯剩冷清与凋零。下街和大樟街的老宅,历经岁月流逝,似乎不堪重负,好几处已濒临倒塌边缘。虽然墙残了,但墙上的语录,依稀喊着当年的热度......



老桥街西临元同溪,建筑以二层木结构为主,智慧的头陀人,在建房时就留足了通道,5米多的街道,任何一个方向都能找到出口。


生活在头陀老街,时光变得缓慢而悠长。一山一水 ,一花一木,相约着安静走完。


头陀老街,曾经见证繁华,却也容颜未改,静等你“逆袭”……


来源:黄岩发布

498008 发表于 2018-1-13 14:18

{:1_316:}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历史文化村落头陀,“逆袭”之路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