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 发表于 2018-1-30 10:05

两男子上演“双簧”行骗 终被识破双双落网获刑

本报讯(通讯员 林静)通过修改鉴定证书,将2000多元的“玉玺”摇身变成6.8万元的高价“藏品”,为骗取对方相信能从中转卖盈利,又一手策划出“房地产老板”高价求购该款玉玺的骗局,诱骗对方购买。1月24日,区人民法院审结了这起诈骗案,依法以诈骗罪分别判处袁某、蔡某某有期徒刑2年和1年9个月,各处罚金2.5万元和2万元。
我区市民张大爷是名收藏爱好者。去年7月中旬,张大爷接到一个陌生男子电话,该男子自称在“文化产业监察部门”工作,叫“汪洋”。“汪洋”称根据他的经验,八一建军徽宝系列的玉玺比较有收藏价值,因了解到张大爷是名资深收藏者,所以推荐收藏。之后,“汪洋”关切地问张大爷手里都有哪些收藏品,并对其进行一一分析,称有的买贵了,有的比较值钱。“汪洋”一番专业的分析,获得了张大爷的信任,觉得“汪洋”这人“靠谱”。之后“汪洋”还向张大爷推荐了一位“正规收藏公司的俞总”。
几天后,张大爷联系“俞总”购买八一建军徽宝玉玺。“俞总”一听是“汪洋”介绍的朋友,非常热情,张口闭口“张叔”叫得亲,称自己经常在世界各地进行收藏品拍卖生意,有很多货源,也可帮忙销售。最后张大爷跟“俞总”约定了以6.8万元的价格购买一套八一建军徽宝玉玺。
同年7月22日,“俞总”带着“玉玺”送货上门。张大爷打开箱子验货,一套八一建军徽宝玉玺由四小件玉玺组成,分别是黄玉、白玉、和田玉和青白玉,每件玉玺都有鉴定证书。张大爷看得满心欢喜,当下达成交易。
几天后,“汪洋”又来电找张大爷聊天,称可以帮张大爷销售掉手里的收藏品,又推荐了一位有收藏爱好的房地产老板“梁总”。
次日,“梁总”主动联系张大爷,表示自己有意向购买九龙聚宝盆、十公斤白玉玺、三套八一建军徽宝玉玺等物品,愿意出价316万元。张大爷盘算了下,“梁总”需要的宝贝自己手里基本都有,就差两套八一建军徽宝玉玺,那天“汪洋”帮自己估过价,这些物品总值约200万元左右,这可是笔赢利的大买卖。
张大爷此时完全沉浸在喜悦中,丝毫没有怀疑这些人的真实身份,当即联系“俞总”要求再购买两套八一建军徽宝玉玺,“俞总”满口应允,双方以14.6万元的价格谈妥。由于张大爷没有那么多现金,最后通过“汪洋”的情面约定交货时先支付5万元,余款暂欠。
7月28日,张大爷跑到银行提取现金,此事被家里人得知,遭到强烈地阻止并报警。后张大爷配合警方跟“俞总”约定在一家信用社见面交易。“俞总”携带玉玺出现,当场被公安机关抓获。
当晚,“汪洋”在成都机场被公安机关抓获。
经审查,袁某、蔡某某两人分别来自四川和江西,之前在北京一家收藏品公司做过直销工作。两人事先商定,分别虚构文化产业监察部门“汪洋”、收藏公司老板“俞总”的身份,骗取张大爷的信任。所谓6.8万元一套的八一建军徽宝玉玺,不过是从网上花了2450元购买来的普通玉器,通过修改鉴定证书来诱骗张大爷。
法院审理后认为:袁某、蔡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结伙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均已构成诈骗罪,依法均应予惩处。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成为收藏爱好者,一些不法分子瞄准藏友想高价卖掉藏品的心理,量身设局循序渐进地进行诱骗。法官在此提醒收藏爱好者,买卖收藏品时要请权威第三方进行鉴定,切不要被“升值空间巨大”等宣传语诱惑,切勿轻信感觉“靠谱”的面孔,保护好个人隐私,不要给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机。

来源:今日黄岩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两男子上演“双簧”行骗 终被识破双双落网获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