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你一场盛大的中式婚礼
三门52岁大叔骑白马迎爱妻(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心上人骑着高头大马,抬着八抬大轿来接自己。三门的王金莲,终于在自己53岁的春天里,等来了这一天。
52岁的新郎陈友利说,结婚时太穷,后来创业太忙,现在生活好了,补你一场隆重的婚礼,告诉全世界,我真的爱你,我们一起恩爱到百岁。
这份不亚于年轻人的激情和浪漫,这份岁月沉淀的温暖和厚重,让网友们纷纷点赞。
大家为中年版中式婚礼叫好
新郎红色的中式礼服外披挂着大红绣球,头戴礼帽,骑着白马,徐徐走在队伍前面。后面跟着穿着古装、扛着喜牌的仪仗队,喜气洋洋的仪仗队后面,是吹吹打打的乐队。队伍后头,是一顶八抬大轿,轿子首尾,是盛装的伴娘。媒婆伴在轿子右侧,轿子前面还有带轿先生。
这样的中式婚礼,相信大家不陌生。但新郎新娘都年过五旬,就稀奇了吧?
正月初八,三门花桥镇,一场盛大的中年版中式婚礼,引起轰动。有人拍下放到网上,点击量很快过千。
“太浪漫了!”“看到大叔骑着白马,沧桑的脸上喜气洋洋,还有一丝羞怯,被感动到了!““他们一定很恩爱,祝福!”……不管是镇上的乡亲,还是网友,纷纷送上掌声和祝福。
这场婚礼的男主角,就是陈友利,女主角,就是王金莲。
陈友利是花桥山里人,王金莲,在不远的横溪镇。两人的家,相距一座山的距离。
陈友利兄弟姐妹5个,他排行第四,自然条件差,加上家里孩子多,穷困是必然的。到了该结婚的年龄,没人愿意嫁给他。姑娘们一听说他的家境,见面都不愿意。一晃,就快30岁了。
后来,有人给他介绍了王金莲,两人看对了眼。在王金莲眼里,陈友利勤劳踏实,穷一点没关系,财富可以一起创造。在陈友利眼里,王金莲温柔善良,虽然比自己大那么几个月,但人好啊。两人很快登记结婚。第二年,也就在1997年,儿子呱呱坠地。
迟到了22年的婚礼
夫妻俩一直在宁波打拼,如今是一家砖瓦厂老板和老板娘。儿子陈瑜丰,今年22岁,在北京上大学。
在陈瑜丰眼里,爸妈虽然也像其他夫妻一样,有争吵,但一直很恩爱。
陈瑜丰说,爸爸妈妈一直很勤劳,刚开始时,一辆小拖拉机打天下,人家房子拆掉帮拉石头碎砖,工地里帮拉黄沙水泥之类的,后来有了资金积累后,开了砖瓦厂,也是和工人一起干活。
陈友利说以前家里实在太穷,结婚时酒席都没办,后来创业太忙,没精力想这事,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看到跟着自己辛苦半生的妻子,总想着要好好补偿她一下。
几个月前,陈友利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儿子。儿子笑了:好事啊,你们辛苦操劳大半辈子,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热热闹闹办一场,挺好的!办酒的时间,就定在正月初八。
陈家上下,马上开始准备这件事,订酒席,做红鸡蛋,打扫房间,通知亲属。
正月初四这天,正好邻居结婚,办的是中式婚礼。高头大马的新郎,凤冠霞帔的新娘,吹吹打打的迎亲队伍,好不热闹。陈友利在王金莲的眼睛里,看到了喜欢和羡慕,一个念头在心里产生:女人都想风风光光地出嫁,来个热热闹闹的中式迎亲吧,让她人生不留遗憾。
陈友利是个做事情干脆的人,第二天就联系上了给邻居办婚礼的那家婚庆公司,临海毛家班。于是,一场喜气洋洋的中式婚礼,在迟到了22年后,热热闹闹地举办了。
她说:我是世界上最快乐的新娘
这个毛家班,可不是一般的队伍,已经延续130年,传承五代。
现任班主毛武顺告诉记者,自己刚接到电话,以为陈家要给儿子举办婚礼,得知是陈友利给自己办婚礼,很是感慨,“我办过几百场婚礼,这次是新郎新娘年纪最大的,也是最认真的。”
虽然只是补办婚礼,但陈友利一再叮嘱毛武顺马虎不得,按照正式结婚办婚礼。
热闹喜气的中式婚礼,耗费的人力,精力很大,一般费用在1.5万元左右。陈友利的婚礼,花了近3万元。
毛家班派去了18个人,陈友利自己安排了8人拿迎亲道具,还有伴娘、伴郎,热闹得很。
该到的礼数,这场婚礼一点没少。三门这边传统的中式婚礼,要有接轿先生,一般由家族里德高望重的老先生担任,寓意代表家族,把新娘接进门。
陈友利爸妈已经辞世,他去请舅舅。年近80岁的舅舅,乐呵呵地来了。
迎亲后,陈友利在农家乐摆了8桌婚宴。陈友利说请的都是近亲,朋友什么的都没叫,“怕他们送人情。”
虽然酒席桌数不多,但热闹得很。新郎新娘一个个敬酒,大家想节目戏弄他们。陈友利说自己红酒、黄酒、啤酒被灌了不少。
伴娘和伴郎,也是和新郎新娘差不多年纪的老字辈。晚上,大家还闹洞房,热热闹闹地闹到了快12点。
因为新娘服太小,婚礼上王金莲穿着大襟缎袄。都说人逢喜事精神爽,王金莲笑意盈盈,看起来比实际年纪年轻多了。她说老公贴心,儿子懂事,自己很开心,是世界上最快乐的新娘。
来源:台州晚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