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 发表于 2018-3-24 09:25

太湖山:温岭黄岩乐清三地的界山


太湖山仰天斗(前方大湖为秀岭水库,左侧大湖为西溪水库)

西溪水库入口

太湖山岩板殿(杨府庙)

大溪仰天湖

    主峰太湖尖:黄岩南部最高峰
    2002年《黄岩志》记载:太湖山,海拔733米。山顶原有一湖坞,面积数十亩,据考证是远古时的火山喷发口。坞内终年积水,系古太湖遗址,俗称龙潭,太湖山之名由此而来。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于湖址建报恩寺。开山泄水垦殖,今仅遗湖址。黄岩和温岭主要水系西江和金清港,皆发源于太湖山顶。主要景点岩板里,位于危岩之下,面临石壁深渊,中藏古洞深不可测。清中叶在岩板洞前建杨府庙,附近有崖门瀑、湖龙潭、骑仙崖、棋盘石和金椅石。
    沿黄岩院桥镇向西约五公里,有一水库,名西溪水库,这是太湖山北麓黄岩境内的第三大水库。西溪水库所在地叫西溪村,走完沿库的山路,按照路边箭头的指示,折上山,经过十几个盘头转折,至半山,可以通车的柏油路已尽。在尽头处的山坳里有一处十分开阔的水泥地,可停车,山坡上有一块标牌,上书:院桥山地车俱乐部训练基地,石砌的上山步道向山上伸展。
    我背起背包,徒步上山。除了侧旁声响不大的流水叮咚声,再也听不到别的声音,没有虫啁,没有鸟鸣。隆冬季节,早晨的原野已结起薄冰,山上应该更冷,地上的爬虫早已入眠,而那些飞鸟们也耐不得山北的阴冷,该是都去山南晒太阳了。
    独自一人,树木葱茏,山色清新,静谧的空气,让人心情极其舒畅。走过百十余级石阶,一条毛坯土路横亘在前面,这路是从我停车处蜿蜒上来的,貌似继续向山顶延伸。但仅仅是个路基,坑坑洼洼,再上去一点,前头已被栅栏拦住了。在栅栏旁停着两辆小车,看来这是两位比我胆大的行驶者,他们已先我一步上山了。
    继续踏着石级向上攀登,路上经过两个凉亭,一个路廊,约一小时后终于到达一座庙宇样的建筑。进门,只见大殿上方有“岩板殿”三字,屋顶正中有太极图案。显然,这不是佛教庙宇,而是乡人俗称的“老爷殿”,属本土道教范畴。殿前左侧有一石碑,名曰:太湖山史记碑,碑文道出了岩板殿的来历和太湖山得名由来及其人文自然胜迹等,与黄岩县志记载基本相同。
    岩板殿,又名杨府庙,始建于清道光年间,文革时殿宇被毁,今人集资重建,有大殿五间,祠北宋名将杨公继业。岩板殿所在位置称岩板里,因有两块巨石高数十米,并排而立,直削如板,又如苍龙两角耸立苍穹,故名岩板里。其下有岩板洞,深邃莫测。
    走出岩板殿,正好有一女四男也出门向太湖尖进发,我便与他们结伙同行。太湖尖在岩板里西边,中间经过老鼠沿,老鼠沿乱石林立,岩壁陡峭,需要像老鼠一样手脚并用才能攀爬。向下俯瞰,悬空万丈,胆小者必定脚底发痒,心惊胆战。站在老鼠沿绝壁上回首俯看岩板里,岩板殿凌空飞檐,别有一番雄壮气势。再细看岩板里地形,如同一个仰放的墨斗,飘浮在半空之中,故岩板里又名“仰天斗”。
    终于攀上太湖尖,一脚踏三县。向四周遥望,东面可见秀岭水库、鉴洋湖和路桥城区;北面西溪水库就在山脚下,再远些是黄岩城区方向;东南太湖水库、大溪镇区隐约可见;西面至南面,群山连绵、苍苍莽莽的北雁荡山系。周围群山尽在脚下矣,心中不禁生出“一览众山小”的感慨。
    仰天湖:温岭临太湖山境内一个胜景
    太湖山最美风光在仰天斗,仰天斗还有它的姐妹篇仰天湖,仰天湖在仰天斗南面,太湖山温岭辖区内。
    从温岭大溪镇104国道折向北太湖水库方向,至水库坝下,沿水库东岸至原太湖乡政府驻地井朱村。或者从黄岩院桥唐家桥高速桥下向南,至秀岭水库坝下,再沿水库西岸,穿过井头村、秀岭村,沿盘山公路翻过秀岭头,也能到井朱村。再向西、向北,盘山而上,开车约十五分钟,即至仰天湖景区。
    仰天湖位于浙江省大溪国家级森林公园核心区,在温岭市陈洋村北面一山顶。原为山顶上一窟窿,积水成湖。据传古时湖面有数亩,因位于山顶,高高在上,离天较近,故名仰天湖。民国时湖面淤积成湿地,中间仅留一小谭。1959年温岭农业局在此办仰天湖苗圃,重新挖掘成现在这样的湖,面积2000平方米,深3米。挖掘时,湖底有泉水喷出,估计这里原先也是火山口,泉水从地底涌出形成喷泉。湖畔建有农场办公用房、食堂等。周围有花卉苗圃、茶园。现湖畔农场用房已被改造成休闲山庄,并建起了烧烤场、儿童游乐场、香道文化体验基地等。
    有人说,仰天湖畔驻扎过朱元璋的8000名士兵。其实这是误传,在仰天湖的西边,有一山峰叫“洪武尖”,海拔487米,是温岭与乐清的界山。洪武尖峻峭壁立,仅侧面有一樵径可达山顶,山顶广约十亩,四周围土石墙基,高约1至2米,民间传说朱元璋抗元到过此地,故名“洪武尖”。据民国黄岩县志记载,土石墙是为军事设施,建于南宋末期为抗击元兵所筑,与朱元璋并无关系。
    两大水系发源地
    山是水之源头,水是山之灵气。
    太湖山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4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1800—2000毫米,夏季多雷雨。山上植被茂盛,松、杉、竹、柏四季常青,蕴含了非常丰富的水资源。太湖山脉,是永宁江最大支流西江水系的南部源头,也是流经黄岩、路桥、温岭的金清港水系的源头。
    太湖山南麓有太湖水库,原属温岭照洋乡,今属温岭市大溪镇。太湖水库动工于1958年11月,竣工于1962年4月,为中型水库。大坝拦截发源于太湖山的太湖、秀岭、茅坦三条溪流,集雨面积25平方公里,总库容2500万立方米。大坝长633米,连接凤凰山和炮台山,水库呈凹字型。
    太湖山北麓黄岩境内,自西向东有佛岭水库、西溪水库、秀岭水库等三座水库。
    佛岭水库,位于黄岩沙埠镇南岙朱村。1977年12月动工,1987年5月完工。大坝拦截上游南岙溪南支坑、北支坑之来水,坝高73.5米,集雨面积18.26平方公里,总库容1727万立方米,灌溉面积8000亩。佛岭古称佛陇山,旧时因山上有鹫峰寺而得名。
    沿南岙溪南支坑院岙线佛智公路,向西南约十公里,翻过佛岭头,即是乐清的智仁乡阊门。故佛岭头、天打岩一线是黄岩与乐清的分界线。
    南岙溪,又名军营溪。清《光绪黄岩县志》记,北宋宣和中,官军御寇结营于此,故岭下之溪亦名军营溪。
    西溪水库,位于黄岩院桥镇西溪村,建于1980年2月,集雨面积5.6平方公里,总库容390.7万立方米。
    秀岭水库,为全省第一座软粘土基础中型水库,位于黄岩院桥镇水花村,1956年3月动工,1958年3月完工。大坝高16.8米,拦截秀岭溪上游塘岭和秀岭两支来水,集雨面积15.6平方公里,总库容2040万立方米,自留灌溉面积5000亩。
    丰富的太湖山水,浇灌了温黄平原,使沃野千顷,稻菽千重,养育了一方百姓。

来源:台州晚报

北方菲歌 发表于 2018-3-24 23:06

黄岩市

横桥悠悠 发表于 2018-3-25 10:33

{:1_204:}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太湖山:温岭黄岩乐清三地的界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