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监控 危房配上“管家公”
我区危旧房在线监测系统常态化保安全近日,在西城街道永宁社区的一幢危旧房试点监测点,记者发现该房屋墙体已经出现明显开裂,但是在四周的裂缝处,三个如接力棒大小的金属传感器已经“上岗”。“这是危旧房在线监测系统,也是我们监测危旧房房体结构,保障市民人身财产安全的‘利器’,这套系统设备会把监测到的数据通过采集器传送到监测预警云平台,实现不间断的在线监测、分析和预警。”区综合环境整治办副主任王伟介绍。
去年以来,我区通过危旧房整治“百日攻坚”等专项行动,以非常之决心、非常之力度加快推进城乡危旧房治理改造工作。截至目前,共完成城镇160幢D级危房、59幢C级危房治理;完成农村1208户D级危房以及所有涉及公共安全的C级危房处理,总面积达39.5万平方米。
“之前我们对危旧房都是采用传统的人工监测,这种方法不太可靠,只能定性得出一个大概,不能实现定量、精准的监测。”王伟介绍,从去年开始,我区通过地毯式的排摸,先后对全区危险系数高,因各种原因无法及时拆除的481幢危旧房安装了在线监测系统,监测数据能实时传递到后台监控平台,工作人员通过办公室电脑就可以查看房屋的即时信息。
对危旧房实施24小时无缝隙监控,对住户来说最大的好处就是安全多一份保障。“除了汇总被监测的每幢危旧房的数据,我们还会根据房屋的变形程度启动分级预警,提出相应的处理建议。”王伟说,“分级预警主要分为四个级别,级别越高说明楼房变形越厉害,当到达四级预警时,我们会立即进行危险排查,启动相关应急预案,根据排查情况由相关部门通知紧急撤离等。”
借助该系统的“管家”功能,我区还针对防范重点和薄弱环节,为全区危旧房建立“一楼一档”,内容囊括危旧房屋评估处理报告,房屋概况、缺陷、处理措施等各类详实的信息。在此基础上,根据危房的数量或区域分布,划分为若干个网格,实行网络化管理,明确每个网格的网格员和负责人。网格员要做到了解每一处危房的位置,掌握每一处危房户的状况,不定期开展巡查,及时、完整地记录巡查情况。
来源:今日黄岩 属于危房就应该推了重建好楼,大黄岩帝国黄金十年来了都不修,难道还要等下次白银机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