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 发表于 2018-4-2 09:36

“桃花源”里变化大 ——看北洋镇毛坦村如何盘活“桃花经济”







“十年前,我家种有3亩地,种植桃树200株,一年下来满打满算有一万多元的收入。”在过去,桃子是北洋镇毛坦村村民汪灵娣一家的全部收入,每年桃子丰产,夫妻俩都要算一笔经济账,发现除去各项开支后,所赚只够全家温饱。
“桃花一开,我就在桃园租了个临时摊位,一边卖桃花的衍生产品,一边专卖土特产,一天下来,单仿真的桃花花环就卖了三五十个,桃浆也能卖掉一脸盆,这么一算,净赚六七百元!”去年也是如此,北洋毛坦村第九届“桃花节”上,汪灵娣夫妇近半个月创收二万多元。
十年里,北洋镇毛坦村的“桃花节”从最初原生态的观赏桃花,到具有人文意义的“桃花文化”,再到独具特色的“桃花经济”,“桃花节”早已不是单纯的花卉节庆活动,反而成为当地村民致富创收路上的一朵"金花"。
今年“桃花节”从3月24日开始,为期两周,期间,将为毛坦村带来旅游4万人次,带动毛坦在内的农农乐餐饮业、长潭湖游览等产业近200万元收入。
以桃兴业,村民交上“桃花运”
阳春三月,正是毛坦村桃花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的好时节,在这五百多亩桃园里,随处可见漫步花海,轻嗅花朵的游人,架着“长枪短炮”定格桃花倩影的摄影爱好者,以及推着三轮车,吆喝兜售土特产的“农民老板”。
“来赏桃花,买杯桃浆羹尝尝吧。”“农民老板”汪灵娣的临时摊位就设在桃园的入口处,一把遮阳伞、两张桌子,一把矮凳,摊位虽简陋,但摊上的东西却不少,菜干、番薯丝、姜片、红糖、桃浆、桃浆羹、仿真桃花花环、小花伞等加起来足有十多种。“大都是自家种的东西,每年都要准备,吃不完就拿出来卖点,不论多少,总归是一份收入。”这样的销售模式是毛坦村“桃花经济”上的一大亮点,每逢节庆,平日里埋头田间的村民都会将自家的“土货”整理出来,摆在街边叫卖。
这不,越往桃园深处走,这样的小摊点越多。“天气热,要不要来一杯桃浆羹。”“买一顶桃花花环作为装饰,拍照也好看。”“可以给小朋友买一把小花伞,撑着很有意思的。”穿梭在桃园内,耳畔除了徐徐清风,还有的便是村民热情地吆喝声。
“以前可没这么忙,最忙的时候要数采摘桃子和卖桃子。”在汪灵娣的眼中,如今一个“桃花节”就够自己忙活的。
每天清晨5时30分,手机闹钟一响,她就得起床准备今天的“生意”。首先是清洗鸭蛋、凤凰蛋以及浸泡桃浆。“按照以往,茶叶蛋和凤凰蛋每天都能卖出去一百多个,所以每天的量控制在200个以内,买桃浆羹的人不太多,只能煮二十来杯。”多年参加“桃花节”的经验告诉她,鸭蛋越煮味道越浓,一些人不喜欢吃太咸,而买桃浆羹的大多是年轻人,更多的人喜欢买晒干的桃浆,带回家自己煮。
两个小时的忙碌后,她需要将准备好的土特产装上小车,运往摊点开门迎客。“忙啊,天天都这么忙,才有盼头。”十年前,汪灵娣最忙也就忙上一个月,其余的时间几乎闲着没事干。“每年5月中下旬,我们收了桃子,几家合伙租辆小四轮连夜将桃子运往路桥批发市场,忙个十来天桃季就结束了。”汪灵娣说,如今,每年3月份,村里有“桃花节”,他们可以兜售自家的土特产,增加收入;5月份,水蜜桃成熟后,他们又可以采摘桃子销售;7月份,不同品种的苹果桃、山东桃相继丰收,让他们每个时间段都有事干;待到8月份,他们还可以充分享受桃树带来的“财富”,采摘桃浆;每年12月份,新一轮的桃树培育开始,他们又要给桃树修剪枝条、施肥,为来年的“桃花节”做准备。
“不说别的,以前没有‘桃花节’,我们从不去采摘桃浆,现在每年我都要采摘六七百斤备着呢!”汪灵娣笑着告诉记者,“桃花节”不仅让毛坦村的桃子更有知名度,连桃花的衍生产品都变得十分畅销,最好的一年,她采摘了一千多斤桃浆还不够卖。
以花为媒,助推“农业+旅游”发展
“梦艳,你在哪里看桃花?手机定位发一个给我,我这就带小宝出门。”3月27日一早,北洋镇毛坦村“十里花韵·醉北洋”赏花活动期间,游客周梦艳带着5岁的女儿不时穿梭在百亩桃园中摆造型,拍照片。看着满园关不住的春色,她从手机相册中挑选了几张美照分享到微信“朋友圈”,没一会儿就得到圈内不少好友的点赞和评论。
“位置分享给你了,你们赶紧出门,这会儿来看花的人还不多,再过一个小时恐怕连车位都没了。”挂断电话,梦艳留意到手机电量只剩下45%,赶紧从随身的背包里掏出一个白色充电宝,连上数据线。“我特地准备了两个充电宝,可以拍上一整天。”随后,她拉着女儿来到一处凉亭下,占了两个位置,买了两杯桃浆羹,一边充电,一边删选照片,等待好友的到来。
桃是毛坦村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来之一,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毛坦村几乎家家种植桃树,年产大、小蜜露桃、蟠桃和早桃共约一百公斤。每年三四月,五百多亩桃园内桃花盛开,红的、粉的,满园桃花争奇斗艳,吸引了大量游客踏青春游,赏桃花、闻花香、尝番莳庆糕、吃胖头鱼……为这个农业观光村创下无限商机。
“我们从2009年3月举办第一届‘桃花节’后,每年来赏花的人就多了。”面对“桃花经济”带来的种种收益,毛坦村党支部书记张贤国笑着告诉记者,以往都是村民想方设法将桃子送出去卖,“桃花节”后,收购桃子的商贩不约而同地来到毛坦村,村民再也不用为销售发愁。“尤其是‘桃花节’举办的第二年,一到桃子成熟季节,你往毛坦村的村道上一站,路上尽是开着小四轮或是三轮车抢收购的商贩。他们大部分凌晨4时不到就到毛坦村了,就等村民开门做生意。”张贤国说,“桃花经济”带来的最可观的结果是村民的腰包鼓了,村集体经济创丰收了。
毛坦村因桃子打开了知名度,更因桃花吸引了万人踏青春游,从毛坦村成功举办第一届“桃花节”后,如何保鲜成了北洋镇政府和毛坦村共同面临的难题。“富山乡有‘梨花节’、头陀镇有‘桃花节’、屿头乡有‘枇杷节’……如何在千篇一律的花海中寻找我们的特色,吸引更多的游客,这对我们来说颇有挑战。”北洋镇镇长助理童晨朗告诉记者,每年的“桃花节”他们都会为节庆定下一个主基调,然后大家围绕所定的主题想创意点子。“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我们要让游客每年都觉得有新意,每年都愿意来。”
惊喜的是,今年的赏花活动,毛坦村更是免去了游客15元的“入场券”,游客们可以自由出入桃园赏花。“今年,我们的格局变了,视线放更远了,还将投入更多的资金盘活‘桃花经济’,修建民宿、农家乐,让‘毛坦’牌桃子走得更远,助推北洋农业旅游更好发展,做大做强‘桃花经济’。”张贤国说。

来源:今日黄岩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桃花源”里变化大 ——看北洋镇毛坦村如何盘活“桃花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