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村: 始丰溪永安溪 灵江汇合地
我在临海永丰镇的地理探访最后一站到了三江村。 此村位于镇南面,永安溪自西向东、始丰溪自北向南奔流直下,入临海境内,在永丰镇汇合,称灵江,这里是三江交汇之地。百年樟树立于一栋民居前
遗留的工场
三江汇合
旧礼堂
灵江段泊着两条运输船
沿着灵江段向南,先到三江村。村口有一棵百年古樟,立于一栋民居前。入村先见到一栋石垒的墙面,一位扎了围裙的大婶在道地做家务活,她告诉我,村里以吴、周两姓人居多。
此村不大,据资料显示,有280户、985人。有位吴姓村民回忆童年时,没有自来水,村民们从井中取水。在这里,我见到江水是混浊的,在缓缓流动,这应该是因潮汐的缘故。一位村民说,上世纪90年代,这里兴起采挖砂。一时间,灵江上,挖砂船夜以继日,穿梭不息。就在我探访的当日,仍在江边废弃的码头上看到吊机和堆放的砂石。
村中心还留有一座小礼堂,门头上标有“毛主席万岁”大字和五角星,不过,看上去像是重新描画上的。
这里有独立一栋的小户型建筑,也有众户合建的中等宅院,大多是青砖黑瓦结构,部分是石垒房。我走进一条狭窄的巷道,见一位年事已高的阿婆正坐在自家门前织袋子,老人的服饰还是民国式的,人与屋很是相配,让我恍若隔世之感。
我转到一处较空旷的小院落,见门孤立于道地前,从门框中隐现离门数十米的一栋小筑,两层四开间。小院落内静静的,一条表面粗糙的水泥路直通屋前。
村后面,有一幢大寨屋式的连排屋,约十余间,两层楼,估计是新农村立地房前的产物。
我回到江边,前方就是湿地公园了,一条高于地面半米的长水泥栈道逶迤而去,周边种有杨树、杉树、水竹。公园初见规模,据了解,三江湿地公园始建于2005年,面积约4.81平方公里, 2010年,国家住建部正式授牌“三江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2009年6月,临海市委托台州学院开展三江湿地公园生物资源调查。历时一年多,共普查到885种生物,包括植物381种,动物504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7种,入侵物种23种,编制了《三江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生物资源名录》,建立了生物资源标本库。
我走了几十分钟,到了水泥栈道的转弯处,边上是凉亭式的观景台,岸边泊有小舟,挂有旧渔网等,此处前方就是三江汇合地,三水呈“丫”字形,左边一水源于仙居的永安溪,右边一水来自天台的始丰溪,中间将两水汇成了灵江。前方数百米处隐现一座涉水桥,有四个桥墩。
我重新走回到临于江桥的旧采砂场,看到江边停有两条运船,岸边有长臂吊机,工场不大,建有两座碉楼式的房子,场内遗落着一架生锈发红的旧机械……当年采砂的忙碌景象似乎一去不复返了。
来源:台州晚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