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百晓 发表于 2018-4-21 10:06

禁种铲毒 | 对非法种植罂粟行为说不

眼下正值罂粟花期,也是铲除毒品原植物的黄金时段。连日来,黄岩公安对铲除工作坚持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不断向广大群众大力宣传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社会危害性。


19日上午,头陀派出所联合巡特警大队利用无人机高空侦查的优势,对农村田间进行全方位筛查。
无人机工作两小时后成功发现隐匿在溪上村桃林中的罂粟90余株,民警当场予以铲除。
图说罂粟

罂粟属罂粟科植物,是制取鸦片的主要原料,同时其提取物也是多种镇静剂的来源,如吗啡、蒂巴因、可待因、罂粟碱、那可可。学名“somniferum”的意思是“催眠”,反映出其具有麻醉性。

近日,北洋派出所组织民警下村走访深入田间地头、家庭院落、林场果园等地开展拉网式排查,并向村民了解情况,要求他们一旦发现种植罂粟,及时向公安部门提供信息,确保毒品原植物罂粟在结果之前全部铲除。

同时,为做好禁种铲毒工作,北洋派出所采取发放宣传页、现场讲解、以案说法等多种形式,与会议、广播电视、微信群、校园宣传相结合,多方面带动。向群众宣传非法种植罂粟的危害和政府禁种铲毒的决心,增强群众“种毒违法、种毒必铲、种毒必究”的意识。

民警向老人讲解种植罂粟的危害

罂粟的危害
一些群众认为食用罂粟幼苗能预防和治疗感冒,而少数的餐馆老板为了吸引顾客,也会在餐饮中将罂粟苗作为蔬菜食用,在火锅底料或食品中非法添加罂粟壳(籽)作为香料。其实,这些行为都违反了国家法律规定,危害了食用者的身体健康,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
长期食用此类食品,人会出现和吸毒类似的症状。如发冷、出虚汗、浑身乏力、面黄肌瘦等,严重者人体中枢神经也遭受伤害。

3月底,城东派出所民警在山亭社区一民房前铲除罂粟22株;为进一步做好春季禁种铲毒工作,提高群众对禁种铲毒工作的认识,院桥派出所积极组织民警开展禁种铲毒宣传教育活动,截至目前,院桥所已发放宣传资料一千余份,解答咨询五百余次,收到较好的社会效果。

非法种植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对非法种植罂粟都有明确规定:
1、非法种植罂粟不满500株的,由公安机关处以15日以下拘留,并处罚款3000元!
2、非法种植罂粟500株以上不满3000株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3、非法种植罂粟3000株以上,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非法种植罂粟或其他毒品原植物的,在收获前自行铲除的,可免处罚!

春暖花开,
万物复苏,
罂粟已进入生长期。
罂粟虽美,种植违法。
让我们对非法种植罂粟的行为坚决说不!

请广大群众发现罂粟及时举报,可通过“众目”↓↓↓或拨打“110”进行举报!


来源:黄岩公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禁种铲毒 | 对非法种植罂粟行为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