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志愿者“普查”城区盲道
编者按:慈善文化,城市体温。近年来,随着慈善文化的发展、慈善理念的不断形成和普及,慈善正逐渐成为橘乡的一种习惯,一种力量。为了坚守这份爱的习惯与慈善的力量,今日起,本报与区慈善总会联合推出《黄岩慈善》专栏,刊发与黄岩有关的慈善事迹,进一步弘扬扶贫济困的中华传统美德。本报讯(记者 卢菲虹 通讯员 卢敏岚)“汽车侵占了盲道的位置。”“拐弯处的盲道不应该是条形砖,而是带有圆点的提示砖。”5月6日,在环城东路的一条盲道上,来自黄岩慈善义工协会的小志愿者围着区智慧城管中心信息采集员说着自己的发现。
区智慧城管中心信息采集部门负责人吕文杰告诉记者,为了让孩子们了解城区范围内的盲道现状,认识盲道上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危害,树立爱护公共设施的良好意识,该中心和黄岩慈善义工协会联合开展了小志愿者“普查”盲道活动。据吕文杰介绍,保障盲道畅通,是呵护盲人的文明行动,但他们在对城区多条盲道开展走访时,发现盲道被汽车、自行车和商店摊贩侵占现象比较普遍,一些盲道还存在路面下陷、破损及设置不规范的现象,这些都给盲人的出行造成了不便。一位在盲人推拿诊所工作的王女士说:“一些盲道被阻断的现象,让我们不敢单独出门,因为根本不知道该往哪里走。”
当天上午,小志愿者在区智慧城管中心会议室通过PPT学习了盲道的相关知识后,便跟随采集员沿着环城东路、小东门路、天长北路等路段,实地查看盲道的设置、损坏以及被占用等情况,小志愿者柳敬畏说:“参加这个活动让我知道了什么是盲道,回去以后我要告诉爸爸妈妈,不能在盲道上乱停车,要让出盲道,让盲人叔叔阿姨安全出行。”志愿者和采集员还向沿街市民宣讲了盲道的重要性,并搬离了盲道上的障碍物。
接下来,该中心信息采集员将全面普查城区盲道现状,告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并跟进监督整改落实情况,保障盲人出行畅通安全。
来源:今日黄岩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