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 发表于 2018-5-18 11:12

打好“和合文化”与“唐诗之路”两张牌



天台和合文化创意街区聚集了天台博物馆、佛教城、和合人间文化园等文化机构,去年底被评为省级文化创意街区。

    从高速路口入天台县城,游人们可看到醒目的八个大字:“和合圣地”“唐诗之路”。
    素有“佛宗道源”之称的天台,曾隐居着“和合二圣”——寒山与拾得,因而被视为中华和合文化的发祥地;唐朝时,诗人们游历浙东,把天台山作为旅途目的地。
    “和合文化”与“唐诗之路”,是天台山文化的瑰宝,也是天台县手头的两张“文化王牌”。
    对天台而言,如何打好这两张“文化牌”,如何把两张“牌”凑成对子,对增强文化自信、实现“名县美城”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创意街区,开发文创产业
    去年底,天台县和合文化创意街区被评为省级文化创意街区。这是近年来,该县推进“和合文化”外化显化工作的一项成果。
    和合文化创意街区,起于飞霞路、和合街,止于国清路,长约3公里,面积达10万平方米。该街区定位为国际化的“和合文化”交流、展示、传播中心,聚集了天台博物馆、佛教城、和合人间文化园等文化机构,现有文化产业从业人数3600人,总产值3亿元。
    “我们以和合文化创意街区为载体,既能传承弘扬‘和合文化’,深入挖掘‘和合文化’的当代价值,又能通过这里的文创产业,拉动地方经济,助力全域旅游的发展。”天台县和合办常务副主任张树荣说。
    如今,“浙东唐诗之路”的元素,也逐渐融入该街区当中,与“和合”元素交相辉映。
    该街区内的和合书院,也是唐诗之路文化展示中心,在全市率先推出“和合讲堂”,推行全民对“传统国学”与“和合文化”的广泛学习,并以陈展、课堂等方式,让市民对“唐诗之路”有更深入的了解。
    “天台度过”和合雅集,是街区里另一重要的文化项目,该雅集通过开展茶艺、香艺、古筝、洞箫及瑜伽等具有天台山特色的系列文化体验活动,吸引了大批中外粉丝。“最近,我们引进了吟诵大师——胡子大生,让来天台的游客们,在他的吟诵中,能切身感受到来自‘浙东唐诗之路’诗歌的魅力。”“天台度过”的创始人杨山珊说,美景能让人记住天台,而文化能让人爱上天台。
    搭建平台,传承天台文化
    张树荣告诉记者,为了打造“和合文化”研究、传播、践行高地,给“浙东唐诗之路目的地”建设提供文化支持,天台县正筹建“天台和合学院”。
    记者了解到,该学院的地址,设在街头镇后岸村,何善蒙、汪传魁等学者和企业家将担任教师。学院建成后,将开设乡村振兴、和合文化、养生等主题课程或论坛,同时,开放游客体验、开发文创产品,推动后岸与寒岩景区建设成为和合文化朝觐地。
    天台县职业中专也正推进天台和合文化创意创客中心(天台非遗体验馆)项目建设。该中心也设在和合文化创意街区内,预计今年9月正式开馆。
    该中心建成后,会在天台县职业中专师生中,着力培育20个以上的创意创客人才,开发具有天台特色的文创产品,并统一展销。该中心还将布置天台非遗展馆,开设小品漆画、和合二圣及济公拓印、扎染、拼布艺术、玉石雕刻、蓝晒、古法花草造纸、香囊制作等体验课程。
    此外,天台县正积极打造融合“和合文化”与“唐诗之路”的文艺精品剧目。“5月初,我们去了趟上海音乐学院,与院方交流了套曲《和合颂》的创作事项。”张树荣介绍,《和合颂》包含了声乐、舞蹈、诗朗诵等艺术形式,以传达“和合文化”的精神,其中有专门的乐章讲“浙东唐诗之路”,“该精品剧目的资金投入,约为200万元。”

来源:台州日报

mysky0008 发表于 2018-5-19 07:56

和合是什么鬼?

冬瓜50 发表于 2018-5-29 09:08

{:1_127:}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打好“和合文化”与“唐诗之路”两张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