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来了一支神秘的“推销队”...
一盒“免费”鸡蛋一场“专家会诊”
一次“免费体检”
一声“爸妈”
……
这些暖心的关爱
却很有可能
是精心设下的消费陷阱
5月26日,针对收到的茅畲乡下街村关帝庙有人清晨组织老年人集会售卖产品这一舆情,黄岩市场监管局联合茅畲乡迅速行动,出动执法人员5人于凌晨6点到达现场,对会销上出售的床上用品进行检查,相关情况正在进一步调查之中。
什么是“会销”?
会销指通过寻找特定顾客,通过亲情服务和产品说明会的方式销售产品的销售方式。会议营销的实质是对目标顾客的锁定和开发,对顾客全方位输出企业形象和产品知识,以专家顾问的身份对意向顾客进行关怀和隐藏式销售。
然而
这一普通营销模式
却被不少不法分子用以牟取暴利!
#会销骗局#
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
“健康讲座”模式
通过发放小礼品、抽奖卡等,以开展健康讲座为名吸引并组织老年人参加。其间,兜售人员对老人们嘘寒问暖,通过“晃货”、“插卡”等手段拉近关系,博取老年人信任,多日重复操作,但在最后一天会高价兜售廉价保健品等商品,并在收款后立即消失。
(晃货即交一笔现金,第二天全额返还并附赠礼品;插卡即预交少额现金,能拿到一张卡片,第二天全额返还预交费用,然后再从卡片中抽奖)
“鸿门宴餐推”模式
这种模式一般分两步,首先组织一大批老年人以开健康养生、讲孝道之类的讲座来引诱老年人,对老年人进行洗脑,向他们介绍推销的保健产品及其他商品。然后,从中挑选一批深陷其中且有消费能力的老人,邀请他们去会餐、旅游等,在此过程中推销产品,从中牟取高额利润。
会销骗局的共性
主要针对老年人群体
不法商家之所以选择老年人群体,就是看中老年人防范意识差,时间宽裕,有一定的积蓄,注重保健,固执己见,不听劝说的特点。
以传授知识或推广新品为幌子
开始讲课只讲健康知识或生活小妙招,并不是直入主题的讲要卖的保健品、药品等。
赠送便宜物品吸引人群
每次会议结束,所有人都可以免费领取6-8个不等的鸡蛋,或一包挂面等便宜物品,吸引更多的人参与。有带新人入会的,可以得到稍多的便宜物品。
“专家”忽悠,会托上阵
一些商家宣称邀请头衔较多的“专家”,虚构“专家”头衔,不是国家级就是世界级的“学者”,使听课者深信不疑。由“专家”向开会老人讲授健康知识,引出要卖的产品,大肆吹嘘产品的性能,宣称能包治百病等。会托在会上讲授购买后用的“神效”,现场大量购买,让听会老人信以为真。
反复洗脑,善用感情王牌
会托在会上反复讲授购买人用后“神效”的同时,再用反面事例告诫大家不用的后果,通常用癌症吓唬人。再加上一口一个“爸爸”“妈妈”叫着,使很多老年人难以招架,都心甘情愿的掏钱。
虚假宣传产品药效,质劣价高
通过现场喝下“敌敌畏”,再喝保健品“解毒”;宣传保健品可以“杀死癌细胞”,延长寿命等,让老人信以为真,或是以低价劣质的商品,宣传以“神奇的效果”,虚标高价,以推广的名义将产品以远远高于市场的价格出售。
如何避免“会销骗局”
正确认识保健品
保健品与药品是有区别的,任何保健品都不能宣传治疗疾病。
理性购买,善于识别
对于不了解的产品,不要道听途说,轻易购买。
从正规渠道购买
不要轻信以销售产品为目的的宣传讲座,购买保健品及其他商品要到证照齐全并且有固定经营地址的门店都买。
遇到“会销陷阱”及时举报
要学会维护自身消费者权益,受骗后不要简单地自认倒霉,应即时向市场监督管理局、消费者协会、公安机关举报。
来源:黄岩市场监管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