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百晓 发表于 2018-7-11 09:58

【富山·文化】以花朝为名,造纸为媒,“云上文化”看这里



       富山乡位于黄岩最西部,距黄岩区政府56公里,东连宁溪,北邻上郑,西南与温州永嘉接壤,黄永公路穿境而过。因地处粮足林茂、物产丰富的山区而得名。辖区16个行政村,总人口约1.2万人,区域面积54.11平方公里,山林总面积6.6万亩,森林覆盖率81%,耕地总面积5754亩,是属于九山一地半分田的典型山区,境内最高峰南正顶海拔1246米,为黄岩第二高峰,全乡平均海拔600米,素有黄岩“小西藏”之称,2009年被评为浙江省级生态乡,2014年被授予“国家级生态乡”。


       富山乡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山水资源优势,全面贯彻乡村振兴战略,紧紧围绕实现“云上福地,清凉富山”的美好愿望,致力于发展特色农业和旅游观光业,目前已形成了高山蔬菜、高山杨梅、高山竹笋、高山稻米四大农业主导产业,全年农业总产值达到6000万元。辖区内的大裂谷景区和冰川石瀑景区,峰峦雄奇、翠竹如海、溪涧纵横、风光秀美,渊源流长的南正顶佛教文化,以独特魅力吸引着四方宾客观光旅行。

综合文化站



      富山乡综合文化站成立于2006年,总面积1450平方米,设有文化多功能活动室、图书电子阅览室、书画室、展览展示室、排练室、室外活动广场等。为使本文化站更具服务功能,受益群众面更广,2017年我乡投入近30万元扩建了富山乡综合文化站。


文化站剪影










宣传活动






文化站工作人员发放宣传资料

富山
文化传承






       黄岩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内容:半岭堂村是富山乡的东大门,因为环境独特,溪流水量充沛,自古以来,全村靠造纸做千张为业,并且其古法造纸技艺从360年前传承到现在,至今保存完整,可以说是古法造纸的“活化石”,富山乡半岭堂村也因此成为目前台州市唯一保留着的“活着”的古法造纸遗址。
古法造纸工艺传承基地的建设使半岭堂村古法造纸技艺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发展,同时,该项目建成后将是黄岩西部第一家以古法造纸技艺为特色的人文展馆,以此展馆作为示范推广,可进一步挖掘山区文化资源进行收藏、收集、陈列,实行综合保护,探索出富山人文资源的保护和发展机制。








       节庆“活化”古村落:具有800多年历史的半山古村藏匿于一片竹林之间,从黄岩至永嘉的黄永古道穿村而过。村子里,溪边屋旁,种满了梨树、紫藤花等。以半山村“古道古树古村落、半山半水伴人家”的格局为基础,我们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梨花节(花朝节),在活化古村吸引人气的同时,也复兴了“花朝节”这个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传统节庆。“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红紫万千披锦绣,尚劳点缀贺花神”。还原花朝节期间人们结伴到郊外踏青赏红的传统风俗和着汉服复兴传统文化的亮点,使得每届半山花朝节皆吸引了万千目光。第一届梨花节恰逢半山村建村888周年;第二届梨花节将概念扩大到了花朝节,通过网络海选出的“十二花神”与上百人汉服同行,踏春游园,半山寻宝;第三届我们举行了花神祭祀,并通过射箭、投壶、写扇、赏红等中国传统游戏项目让游客深度体验传统文化氛围。2018年的第四届梨花旅游节暨第三届半山花朝节,通过与黄岩实验小学协作,以“在春天里读一首诗”为主题,用孩子们的纯真表演结合花神祈福、舞龙舞狮、纸艺茶艺表演等传统文化,为半山村增添新的活力。

    文化礼堂

       富山乡目前共建有6家文化礼堂,分别是安山村文化礼堂、畴路村文化礼堂、半山村文化礼堂、李家山村文化礼堂、决要村文化礼堂以及半岭堂村文化礼堂。

安山村文化礼堂

畴路村文化礼堂

半山村文化礼堂

李家山村文化礼堂

决要村文化礼堂

半岭堂村文化礼堂

文化活动

       依托文化礼堂这个文化主阵地,举办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清凉富山云上福地

来源:富山乡人民政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富山·文化】以花朝为名,造纸为媒,“云上文化”看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