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代表 发表于 2018-8-4 18:51

tea0035 发表于 2018-8-4 11:08
老街要保留,麻烦以图片形式保留!如果一定要实物保留,也请各位官老爷自住!!我想想这些老街区的居民很愿 ...

你说得很对,不想住这老街上的,建议卖给政府,或者和徐淼书记昨会议的国有公司置换产权搞旅游开发。

多魚┈ 发表于 2018-8-4 22:05

没看到{根据“修旧如旧、补新以新”原则,既保护历史,又改善环境} 吗?不拆了啊!

miss十三 发表于 2018-8-5 06:07

{:1_160:}

JWM 发表于 2018-8-5 10:13

一拆了之的话,那么,还有历史吗?
西塘乌镇,丽江,平遥古城,都统统一拆完事,现在还有可以去看的吗?

JWM 发表于 2018-8-5 10:17

欧洲旅行的时候,多的是几百年的老建筑,青石板路,灰黑的墙壁,百多年的市政厅都在里面办公,老电车,老地铁都是历史
人家不是没钱推倒盖几百层的钢筋大楼,有些历史需要维护

JWM 发表于 2018-8-5 10:19

纵观下来,本届班子比起前几届政府的过度作为和干脆不作为的作风,已经好的太多了

JWM 发表于 2018-8-5 10:20

支持进行修旧如旧,管道水电修复

JWM 发表于 2018-8-5 10:28

貌似有楼上的好像说过可以进行产权置换的,这个蛮好的

hyk32286 发表于 2018-8-5 20:24

不拆,是好事啊,哈哈{:1_133:}

天降林~~ 发表于 2018-8-5 21:07

JWM 发表于 2018-8-5 10:19
纵观下来,本届班子比起前几届政府的过度作为和干脆不作为的作风,已经好的太多了

是啊,前几任简直是罪人,黄岩落后了多少。。。

嘻乐缘生 发表于 2018-8-5 23:27

历史文物古建筑保护,其必有先决条件,比如有记年和完整的建筑群,以及对国家发展有特殊重大贡献的名人故居,可以用记念馆的形式予以修整保存。至于老街,古巷。完全可以用街道楼牌的命名来延续。社会发展的历史是向着未来,而不是倒退的。想想过去的黄岩管辖着三区,如今谁还能修旧补新。为官为政,要为国家和一方子民着想,做好勤政为国与民安康。

mysky0008 发表于 2018-8-6 08:44

{:1_161:}{:1_161:}{:1_161:}

JWM 发表于 2018-8-6 10:41

你把巷子拆完青石板丢了,建成30层高水泥房,旁边立一个花岗石,上刻--此地以前是司厅巷?
或者这幢楼叫做司厅楼,东禅楼?

JWM 发表于 2018-8-6 10:42

人是有直观感官的动物,要不然,就直接拆完让人看教科书好了
你不去西安看兵马俑,你看看书本能感受到?

JWM 发表于 2018-8-6 10:46

现在我们是刚解决温饱,向往改善住宿条件,以为钢筋水泥的高楼好,到拆完的时候,才会后悔,。
这个需要时间,我们这个小城三四线城市不会想到那么远
北京胡同上海弄堂现在也知道保留维护,也是在大拆以后才有的后知后觉
现在有合理的个人置换,不置换的加以维护保留,其实挺好的

JWM 发表于 2018-8-6 10:52

老教授们痛心疾首,现在的中国建筑被弄得不伦不类
不中不西,刚解决温饱的国家,对城市建筑保护的立法短期内是不用指望完成的
现在能两全的就是个人单独个别置换,再进行地下管道水电改造立面地面修旧
那么,想拆的不想拆的,都慢慢可以得到解决

恐怖骑士 发表于 2018-8-6 13:49

烈火青春 发表于 2018-8-1 17:08
这新闻的意思是说东禅巷和司厅巷拆迁谈不拢,给你翻翻新不拆了?

说到重点了,领导不是傻瓜,你们要价太贵了,不拆了,修修继续用吧~!

louchuan 发表于 2018-8-6 16:13

专家的方案是老太婆涂粉、不伦不类、不今不古.....吗?应该是把老城区破旧的街巷拆掉,把有价值的古建筑整体搬迁,都搬到“桥上街”,形成古建筑一条街。这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刘总 发表于 2018-8-6 21:37

老房子可以申请历史建筑,做旅游景点,居民统一迁走政府回收资产土地,交旅游公司管理,搞特色老街道,该修应该保护的都重新建设

霜降 发表于 2018-8-7 09:49

louchuan 发表于 2018-8-6 16:13
专家的方案是老太婆涂粉、不伦不类、不今不古.....吗?应该是把老城区破旧的街巷拆掉,把有价值的古建筑整 ...

黄城这么丁点儿大的地方,古迹应该集中保护为宜。现在柏树巷留了个徐昌積故居,东禅巷,司厅巷再这么各自留一点的话,却都让现代建筑包围,实在是太不成样子,集中到桥上街保护是个好办法。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黄城这两条千年古巷要大变身了!详细设计规划即将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