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百晓 发表于 2018-8-14 09:28

烈日激情下的“养路人”

脚踩滚烫的沥青,好似“铁板烧”

面对持续的高温天气,待在空调房是再好不过,而对于公路养护的施工人员来说,高温天却是进行公路摊铺、修补坑槽等工作的最佳时机。这个工作,官方叫它道路黑化,通俗的说法是铺沥青。
“往后一点,好,停下!”8月初的一天上午,在S325省道一施工路段,一辆满载沥青的工程车停在路中央,方太河正挥手示意工程车司机将沥青倒置在该点。此刻,才早上8点钟,可太阳已经开始发威,方师傅顾不上擦去脸上滚下的汗水,拿着铲子和工友们一起铲着冒着烟的沥青。“我们正在进行的是沥青面层铺筑工作,这是我们的日常工作。”方太河是区公路局的一名施工员,他皮肤黝黑,瘦瘦的体型,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公路养护经验,他说由于该路段过往车辆多,路面破损严重,趁着晴好天气对路面进行修复。
现场十余人分工合作,一人开着装满沥青的工程车负责运输,两人负责向修补区域泼沥青料,余下几人从车上铲下一堆又一堆的沥青,然后把它严严实实地铺在破损的路面上,接着再用冲击镐压平这些石头,使它们与路面达到无缝隙贴合。
“像这样的沥青,我们一天要运两三吨,有时候施工区域比较大,要运三四吨。”方师傅说,他们从早上6点开始工作到10点结束,中午可以回去休息,下午2点又开始工作,一直到4:30结束。考虑到天气原因,区公路局把工作时间进行调整避开高温时段。方师傅说罢就拿起水瓶开始倒水喝,而此时,他和工友们的衣服早已湿透。“还是白开水最解渴,我一上午可以喝掉三四瓶,一天下来,喝十斤水都不是问题。”方师傅告诉记者,他负责泼沥青的工作,为了防止被沥青溅到手,所以,天气再热他也要戴着厚手套。
在另一处的沥青铺设现场,北院大道工地处也是一片忙碌景象,几台钢轮压路机正在沥青路面上来回碾压。记者过去的时候,那些工人们正双脚踩在滚烫的沥青上作业。记者刚一跨进施工区域,一阵热浪就扑面而来,那感觉用“铁板烧”来形容再合适不过。
“这就是我们的工作环境,如果气温达到36℃,那沥青上方的温度就有50℃左右。”正在控制摊铺机的工人万分说。万师傅今年64岁,在这个行业已经工作了30年,“在我们这里干的时间最短的也有十三四年了,这个工种的工作环境太艰苦,年轻人都不愿意干。”
只听“轰”的一声,散发着刺鼻气味的黑色沥青从压路机后斗倾泄而下,180℃的沥青在盛夏的高温中冒着热烟。万师傅和他的工友们一拥而上,将长长的耙子插入沥青堆中,然后用脚重重地踩下耙子。“速度要快,不然沥青就不好铺开了。”虽然记者距离沥青堆还有一米多远,但热浪还是扑面而来。万师傅告诉记者,冬天由于气温低会导致沥青混合料冷却太快,一旦冷却了,就不易摊铺,变硬后不利于机械碾压成型,所以,气温越高越有利于沥青铺设,因此这也是为什么把一般路面维护都放在夏季进行的原因。
据了解,北院大道的道路黑化提升工程从7月28日开始,这支由80余人组成的施工队每天平均要铺筑沥青约100吨。
工人们休息的时候,记者看见每个人的脸都被滚烫沥青散发的热气熏得通红,汗水也在红黑的脖颈间形成几道油亮的纹路,但他们的脸上却洋溢着自豪。随着压路机来回穿梭,一条平整的沥青路面在工人们的身后渐渐延伸开来。








来源:今日黄岩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烈日激情下的“养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