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伏期间,防中暑不可大意
中暑是人体在高温作用下,由于水、电解质通过汗液流失过多,导致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和热平衡调节系统失灵,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系统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热损伤疾病。根据临床症状表现的轻重,可以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当你感觉到口渴、食欲不振、头痛、头昏、多汗、疲乏、虚弱、恶心呕吐,心悸、脸色干红或苍白,注意力涣散、动作不协调等,要注意,你可能中暑了。
轻症中暑在先兆中暑的基础上出现面色潮红、皮肤灼热、体温升高等;重症中暑可出现痉挛、高热昏厥、休克等。
中暑好发于高龄老人、孕产妇、婴幼儿,以及心血管病、糖尿病、营养不良、感染性疾病及服用某些药物人群。
8月16日至25日,是三伏天里的最后一伏。时下,白天阳光依然剧烈,天气还很炎热,一些人群很容易发生中暑,在接下来的一两个星期,还是要特别注意防范。
医护人员给出防中暑建议
(一)最好待在凉快的地方
炎热的天气,尽可能待在有空调或凉快的室内。不过,睡觉时应避免电风扇或空调直吹。请记住:电扇可让我们舒适些,但当环境温度上升到32℃以上时,电扇对减少中暑发生就没什么好效果了。洗个澡,或许会是更好的降温方式。
(二)多喝水
不论活动量大小,炎热的天气都要注意补充水分,不要等渴了才喝水。如果需要在高温的环境里进行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每小时至少要喝2-4杯凉开水(500-1000ml),水温不宜过高,饮少量多次。
同时,不要饮用含酒精或大量糖分的饮料,这些饮料会导致失去更多的体液。还应避免饮用过凉的冰冻饮料,以免造成胃部痉挛。对于某些需要限制液体摄入量的病人,高温时的饮水量应遵医嘱。
(三)注意饮食
避免吃热的、辣的食物,少吃高油高脂食物,饮食尽量清淡,不易消化的食物会给身体带来额外的负担。但要注意,高温环境下人们更需要摄取足够的热量,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钙,多吃水果蔬菜,可以喝绿豆汤、番茄汤、酸梅汤等。
(四)合理安排户外活动
尽量在最凉快的时候进行户外活动,比如早晨或晚上。注意多在阴凉处活动或休息,避免太阳直晒。如需在高温条件下行走或劳作,请不要马上进行激烈的运动,应慢慢开始,逐渐增加强度。
中暑现场如何进行急救
❶ 停止活动并在凉爽、通风的环境中休息。脱去多余的或者紧身的衣服。
❷ 如果患者有反应并且没有恶心呕吐,给患者喝水或者运动饮料。也可服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中药。
❸ 让患者躺下,抬高下肢15度。
❹ 用湿的凉毛巾放置于患者的头部和躯干以降温,或将冰袋置于患者的腋下、颈侧和腹股沟处。
❺ 拨打120急救电话。
来源:台州日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