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永宁再塑橘源雄风
我区全力推动蜜橘产业振兴日前,在中国柑橘博览园的老江道改造提升工程现场,一台挖掘机正挥舞着“巨臂”。“现在施工人员正对老江道砌石,完成之后要进行绿化和游步道、柏油路建设。”澄江街道农办副主任张仙春说,老江道改造提升工程是澄江旅游风情小镇创建工作的一部分。小镇以打造“中华橘源、甜蜜小镇”为核心,建设集“秀水风景、蜜橘风貌、台州风俗、黄岩风物、澄江风味和千年人文”为一体的旅游风情小镇。
黄岩素有“中国蜜橘之乡”之称,是世界宽皮橘的始祖地,拥有独特的气候特质和土壤条件,为柑橘类植物提供了理想的栖息之所。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区柑橘产业进入大发展时期,声名远播,远销海内外。1962年,黄岩蜜橘产量突破100万担大关,1986年达到125.15万担,相当于解放初1949年产量的4.57倍,多年位居全国柑橘生产第一县。
“从解放初到六、七十年代,我们的重点产区集中在澄江片区和老城关片区,那时候基本上家家户户都种橘子。”原黄岩林特局果树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王领香说。
但在1985年的全国优质农产品展评会上,黄岩蜜橘却意外落选。王领香回忆:“这次失败有主、客观因素,比如在送展、贮藏温度控制等环节存在疏忽,导致评比时的橘子甜度降低;其次是我们偏重于蜜橘产量,而忽视了品质提升。吸取教训之后,我们调整发展方向,建立了柑橘一品化,在技术方面集中进行技术攻关,致力于品质提升。战略调整上,以质为主,以产为辅,实现优质高产。”
从1989年开始,黄岩选送的柑橘又连续获得省优、部优,并获全国农博会金奖。1990年黄岩举办首届柑橘节,名动国内,掀起了大规模的柑橘种植热潮。
黄岩蜜橘已融入一代代黄岩人的血脉,成为重要的文化符号和物质载体,是促进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传统产业。但是,进入新世纪之后,全国各地蜜橘生产发展很快,黄岩蜜橘产业面临发展步伐减缓、品牌知名度下降的多重困境。如何让黄岩蜜橘产业再度兴旺,再次寻回橘乡荣光?区委十三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开启“千年永宁、中华橘源、模具之都”新征程,将蜜橘产业振兴作为一项历史责任来抓,以历史使命重振黄岩蜜橘辉煌,这让不少黄岩人看到了产业扬帆再出发的新机遇。
近年来,我区把蜜橘振兴列入了“两山”理论的实践项目,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引导蜜橘产业向现代化、规模化跃进,力争通过几年努力,把黄岩打造成蜜橘产业的科技高地、文化高地、市场高地。
中国柑橘博览园是我区振兴蜜橘产业的重要平台和载体之一。该园区依托柑橘产业,挖掘橘文化,通过举办橘花节、柑橘采摘节等活动,吸引省内外游客,逐渐形成以游园区、赏橘花、采橘子为特色的观光旅游线路,为蜜橘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内涵和活力。“中国柑橘博览园是一个综合体园区,探索‘旅游+农业’的发展模式,不仅提升了蜜橘品牌,还促进了农户增收,去年仅旅游一项,为周边村庄新增收入680多万元。”澄江街道凤洋村党支部书记彭华明告诉记者。
“我区享有‘中国蜜橘之乡’的美称,这背后的历史和文化积淀是独一无二的,蜜橘品牌是黄岩的一张金名片,是黄岩蜜橘产业发展的最大优势。”区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总农艺师王立宏说,“振兴黄岩蜜橘,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第一要搭建好平台,2020年前完成以中国柑橘博览园为核心的中华橘园田园综合体建设,澄江旅游风情小镇通过省级验收,完成贡橘园建设;完成头陀北洋省级农业创新强省示范园区建设;完成1万亩种植的新品种柑橘基地建设。第二要提升好品质,组织专家团队,对黄岩蜜橘的品质进行改良。第三要勤吆喝,组织好宣传推介,参加国内的农业博览会等。第四要大力引进人才,继续加大柑橘全产业链人才的引进,吸引生产、销售、管理、营销人才来黄岩创业服务。
如今,在区委区政府的积极推动下,黄岩蜜橘产业发展路径已经明确,“蜜橘之乡”已吹响蜜橘产业振兴发展的集结号。
来源:今日黄岩 {:1_142:}{:1_142:} 黄岩蜜桔加油 👍👍!黄岩蜜橘加油! 黄岩蜜桔加油 橘源?是头陀断江村! 美丽黄岩 点赞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