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百晓 发表于 2021-6-1 09:28

五马巷和五马桥

五马巷在今中心菜市场西边。此巷位于城守营前边,某提镇于此畜养五马同厩,故名。东西走向,长320米,宽4.5米,石板路面。南邻教善巷,北邻青年西路。向东过梅花桥,连接梅花巷。

五马巷东南有璇珠街和璇珠桥,古时曾是玉器与珍珠市场。清光绪廿九年(1903),填河拆桥建璇珠小学(锦江小学前身),由喻长霖、王舟瑶、王士骏、柯逵等创立。五马巷民国时属城南镇二十保,多林、周、毛等姓。中国语言学大师赵元任的《现代吴语研究》一书中,黄岩方言发音合作人毛达性家就住在这一带。毛家宅院前门是教善巷,后门通五马巷,到大街、桥亭头等地从后门出入更快捷。

南支河和中支河在五马桥交汇傍五马巷西去。清光绪《黄岩县志》载:“县河,自杜公桥西出,经道义巷,过永利桥,折北过桥亭……折西过寺前,转北过梅花桥,折西至五马桥。南支河水自南来汇,又北过锦江桥,又西北出麻车浦水门,入於西江。”五马巷中段有五马桥沟通两岸。

光绪《黄岩县志》又载:“五马桥,在县西城侧。案:明大理知府蔡绍科建,故名。”蔡绍科,出身西桥蔡氏,进士蔡馀庆子,也是黄岩民间智慧人物蔡缸爿的原型——蔡荣名的叔公。正德二年(1507)举人,累官至大理知府。嘉靖二十一年(1542),蔡绍科开馆重修大理府志。他廉洁奉公有德政,史载“有土官欲有所请,夜怀金数百,伺于途,杖而遣之。因榜于庭曰:公庭三尺法,暮夜四知心。”老百姓称他是杨震再世,当代的“四知先生”。“四知先生”是史上著名的清廉故事。东汉时期名臣杨震,字伯起,陕西人,他通晓经术,博览群书,当时的儒生称赞他“关西孔子杨伯起”。杨震在州郡任职路过昌邑时,从前他推举的荆州茂才王密正任昌邑县长,去看望杨震,晚上送给杨震黄金十斤,说:“现在是深夜,没有人会知道。”杨震说:“天知,神知,我知,子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惭愧地离开。杨震暮夜却金,人称“四知先生”。黄岩有“四知先生”蔡绍科,是黄岩人民的骄傲。

五马巷、五马桥地名均在上世纪旧城改造中流失。



五马巷示意图图片来自《黄岩寻踪》



原五马巷所在地

来源:今日黄岩

hhhzzz 发表于 2021-6-1 09:59

{:1_136:}{:1_136:}{:1_136:}

学海无涯 发表于 2021-6-1 14:35

看此贴感慨万千,传说黄岩小东门路原来叫五举巷,此巷出了五个举人得名,有木有人知道?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五马巷和五马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