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 发表于 2021-10-29 10:27

黄岩:高质量描绘“精神润富”图景


位于永宁江畔的朵云书院远景。


雕塑“甜蜜的丰收”。


平田乡桐树坑村中共台属特委机关旧址纪念馆。


文化礼堂在暑期对小学生进行公益培训。

千年永宁,九曲回肠。

黄岩人文底蕴深厚,拥有红色文化、柑橘文化、模具文化、儒释道文化等组成的特色文化谱系。在打造共同富裕县域样板的征程中,黄岩区既要物质富裕,也要精神富有,凝聚干事创业的精神力量、引进和建设一批文化新地标、丰富优质公共文化服务,精心绘好“精神润富”这幅气势恢宏的图景。

>>>三张名片:弘扬黄岩人骨子里的自信

9月28日,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与黄岩区政协共同举办的陈叔亮先生诞辰120周年系列活动在黄岩举行。

陈叔亮是从黄岩乡间走出来的一位伟大的革命文艺家、教育家。纪念陈叔亮先生是黄岩彰显人文之美、打造文化高地的一个剪影。

精神富足是共同富裕的目标,富足的精神力量更是推动共同富裕的不竭动力。今年,黄岩区在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深入挖掘、提炼黄岩本土历史底蕴,把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同红船精神、大陈岛垦荒精神及黄岩桐树坑革命精神、长潭水库建设精神、改革创新精神等相结合,深入实施铸魂、溯源、走心工程,增强守好红色根脉的行动自觉。

立足黄岩的历史人文、资源禀赋和发展方位,黄岩区委区政府提出打造“千年永宁、中华橘源、模具之都”三张金名片,以奔跑者姿态奋进“永宁江时代”。

三张金名片不仅是黄岩的城市坐标,更是黄岩人骨子里的文化自信和精神象征,得到了黄岩市民的强烈共鸣。聚焦打造三张金名片,推动各项事业发展跃上了新台阶,充分彰显了文化在引领风尚、凝心聚力、推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黄岩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弘扬文化自信,放大文化优势,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弘扬桐树坑革命精神、长潭水库建设精神,今年实现对四个纪念馆进行数字化改造,使之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网红打卡地。

展示“千年永宁”的风采,委托同济大学常青院士团队进行委羽山公园规划设计、沙埠窑考古遗址公园入列省级古遗址公园。

打响“中华橘源”的金字招牌,新建“贡橘园”、扩建“中国柑橘博览园”、黄岩蜜橘筑墩栽培系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呼应“模具之都”建设,建设“永宁江科创带”工业4.0首建区、举办国际梦创(台州)活动月、2021中国创新设计大会智能制造高端论坛。

……

>>>文化地标:创新高品质公共文化供给

10月23日,昆曲澎派传人赵津羽亲临黄岩朵云书院,与市民分享了一场有关昆曲艺术的对话。

一朵“云”从上海黄浦江飘荡而来,在永宁江畔诗意栖居,给台州市民带来源于阅读又高于阅读的全新文化体验。

朵云书院建有图书文创区、咖啡餐饮区、展览活动区、庭院休憩区、会务接待区等多个功能区,其中,图书文创区拥有书籍4800多种、13000多册,文创产品1000多种,范围涉及古今中外,并特别设有台州黄岩传统文化“藏书阁”,汇集珍贵的再造善本,传递深厚的千年永宁文脉。

自从6月开业以来,朵云书院还定期邀请余华、潘凯雄、刘擎等文化大咖开展分享会、读书会,至今已经办了13期,满足台州市民的更高文化需求。

与朵云书院相对应的,在黄岩博物馆的对角线上,黄岩又一文化地标——黄岩图书馆新馆正在加快室内装修,预计今年年底投入使用。黄岩图书馆起源于1869年(清末)成立的“九峰书院”,百年图书馆迭代升级“精神润富”黄岩人民。

“新图书馆地面共有五层,面积从原来的1400多平方米增加到了1.4万多平方米,扩大了十倍;共有阅览座位700多个,同时增加报告厅、展厅、视障阅览区、VA与AR体验区、咖啡吧、共享视听室等全新功能区。”黄岩区图书馆馆长卢勇说。

日前,总长5.6公里的“官河古道”工程全线贯通。

官河即护城河,“官河古道”就是沿护城河岸堤构建绿道景观。“官河古道”既是黄岩城市建设的一号工程,同时也是一项文化新地标,它为市民提供健身、休闲的场所,同时也串联起五洞桥、孔庙等黄岩著名的古迹,营造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城市风貌。

黄岩的护城河在南宋就已成型,沿线的老城区早已成了被遗忘的城市角落,“官河古道”城市空间的转变,既保留了人民对城市历史进程的珍贵记忆,同时也烙印时代发展的进步标签。

>>>文化礼堂:建设家门口的“精神家园”

“‘梁湖桥艺术团2021年度第25次周末晚会’节目表如下:1、对唱《玉堂春》;2、折子戏《孟丽君》……”10月20日,和以往的每个星期三一样,梁湖桥村的村民们都通过微信群收到了村文化礼堂管理人员章梅芬发的演出通知。

在梁湖桥文化礼堂,每个周末都有精彩节目上演,来自该村及黄岩各地文化礼堂的文艺骨干,或说或唱,或吹或弹,用越剧、顺口溜、快板等村民喜欢的乡土文艺形式,用乡音诉乡情,用乡音传乡风。“每一期的节目都不想落下,我们现在一有空就会往礼堂跑。“81岁的村民张云蛟说。

在文化礼堂“常驻”,已成为黄岩各地农村老百姓的生活常态。近年来,黄岩区深化农村文化礼堂“建管用育”,充分激发农民群众的内生活力,让农民群众在文化礼堂“身有所憩”“心有所寄”,共促乡村振兴共同富裕。2019年以来,黄岩区被评为全省首批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示范县(市、区),南城街道、高桥街道、宁溪镇、院桥镇入选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示范乡镇(街道)。全区26家文化礼堂获评浙江省“五星级文化礼堂”,38家文化礼堂获评台州市“四星级文化礼堂”。

文化礼堂建设是基础,加强日常管理才是有效助力文化礼堂持续增效的关键。为此,黄岩区开发上线了文化礼堂管理系统,通过礼堂展示、活动展示、政策发布、动态预约等功能,推动全区农村文化礼堂“大门常开、活动常态、内容常新、群众常来”。各文化礼堂通过“图片+文字”的形式记录活动情况并上传APP自动生成积分与排名,实现“手机上传、亮化计分、动态排名”全过程监管。同时,该区还着力打造服务菜单“项目库”,实施“四万工程”服务菜单体系,推出区级层面61项3700余场、乡镇街道层面332项6000余场服务活动,由各礼堂自主点单、免费配送,有效解决礼堂服务“资源少、路途远、成本高”三大难题,打通基层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乡村大使”是一支活跃在黄岩城乡基层的宣教队伍。自2011年起,黄岩区充分挖掘民间乡土宣传文化人才,倾力打造“乡村大使”队伍,共选拔和聘请乡村大使381人,并任命一批以高水平乡村大使姓名及其专业特色命名的乡村大使工作室,通过“黄岩白搭”“三句半”“顺口溜”等乡土文艺形式,把“大道理”转化为群众听得懂、听得进、喜欢听的土话常理。

“以前都是我们挨家挨户通知请人来参加,现在只要我们乐器声一响,周边的群众便会纷纷赶过来,场场活动都能爆满。”“乡村大使”苏学丽说。如今,遍布黄岩乡野的文化礼堂,已经成为了村民最愿意去的地方,也成了乡村笑声最多的地方。

>>>志愿者服务:“文明之花”开遍橘乡大地

“协助交警维持交通秩序,我感觉非常有意义,在文明城市创建中,自己也出了一份力。”连日来,黄岩区持续开展城区交通秩序整治行动,在环城北路与环城东路十字路口四个红绿灯处,程逸和其他几位志愿者身穿红马甲在执勤,他们放弃休息时间,助力交警指挥引导交通,为黄岩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添砖加瓦”。

“红马甲”遍布大街小巷,“文明之花”开遍橘乡大地。近年来,黄岩区立足新时代文明实践,规范化、常态化、多元化、科学化、专业化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截止目前,黄岩区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实践所—实践站”三级组织体系,全覆盖打造提升19家实践所、346家实践站。立足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全区已组建766支志愿服务队,累计服务370415小时,个人最高服务时长超过2400小时。

嘉盛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就是以文化服务群众为中心,将爱国主义、文明礼仪、传统文化等融入到志愿活动中而创立的站点。目前,实践站已有15支志愿服务队伍,400余名志愿者。“因为我们社区老年人较多,社会服务需求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建立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服务,能有效地缓解社区服务与居民需求的供需矛盾。”嘉盛社区主任陈亦欣说,“下阶段,我们将会开展更多便民、惠民的志愿服务,比如贴春联、为老人每月义务理发、量血压等等。”

近日,在沙埠镇横溪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宣讲员们利用眼睛模型、纸杯等道具,生动形象地跟村民们讲解日常生活中如何爱护眼睛。“每次讲座的内容都很实用,这次关于爱护眼睛的讲座,不但是对孩子,对我自己也很有意义,老师教的眼操也很简单,我们都学会了。”一位村民说。

“近阶段,我们以文明创建作为重点工作任务,各个实践所、站全员上阵,实践服务队伍七百多支,基本上每天都在志愿所站开展活动。”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中心主任洪浩说,下阶段,在志愿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上,我们会继续提升加大志愿服务的频次,进一步丰富志愿服务活动形式,打造15分钟志愿服务圈,把我们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打造成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地。

来源:台州日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黄岩:高质量描绘“精神润富”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