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造梦想启航的地方 ——黄岩模塑工业设计有限公司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
黄岩模塑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是黄岩国投集团下属公司。近年来,该公司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不断搭建完善工业设计产业链,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组织带动社会服务资源的能力,在为中小企业开展公益性服务,为制造业做实做强做优等方面发挥了良好的支撑作用。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2021年度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名单。其中,我区台州市黄岩模塑工业设计有限公司光荣上榜,成为我区首家获此殊荣的公共服务平台。
平台搭建 政策扶持
黄岩的工业设计起步较晚,但近年来随着模具产业的飞速发展,以模塑设计为重点的工业设计能力不断加强,主要业态从原有以模仿为主逐步向自主研发设计过渡,为了提高工业设计水平,让工业从“制造”向“智造”迈进,区模塑工业设计基地应运而生。
基地建立之初,选址于联化科技老厂房,按照“违章建筑拆除、老厂房主体结构不变、外立面改造修缮、辅之道路、绿化、景观改造为主”的建设要求,委托台湾专业设计师进行整体设计,最大程度上拓展空间,以容纳更多企业入驻。各项改造工程总投入达3000多万元,土地收储金8644万元,可以容纳50家各类创业企业、团队及平台的入驻。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同时在政府的引导及工业设计基地的不断推动下,我区企业对于自主创新和工业设计越来越重视,中小企业研发中心越来越多,特别是一大批行业龙头骨干企业,每年用于研发设计的投入逐年增长。”黄岩模塑工业设计基地总经理王国军说。
中小企业的成长,不仅在于自身专注修炼内功,也离不开黄岩区对产业创新的政策引导。为激励创新要素发展,我区陆续出台了《台州市黄岩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意见》(黄政发〔2012〕145号)、《关于印发黄岩区模塑工业设计产业发展奖励办法的通知》(黄政办发〔2015〕142号)、《台州市黄岩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黄岩模塑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专项激励政策的通知》(黄政办发〔2020〕19号)等通知。
根据文件要求,黄岩区为该基地企业及制造业的设计创新制定了全面的优惠补助政策,帮助企业创新发展减轻资金压力,同时引导制造业不断提升自主研发设计能力、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我区还在园区创建浙江省模具产品检测中心为企业提供公益性低收费检验检测服务。
台州旗雨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泮航杰告诉记者:“入驻基地的前三年,企业所产生的租金费用可以按比例获得补贴。另外,通过基地的渠道,项目只要是符合要求的还可以申请到各项补贴。在今年,我们还申请到了‘团队培训建设’财政专项资金。”
中小企业是我区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为推动省级模塑工业设计产业发展,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我区不断汇聚示范平台优势资源,为其量身定制了一套集资本、创新、人才、法律、宣传等服务的组合方案。
服务企业 创新为王
经过多年的建设,截至今年,黄岩模塑工业设计基地累计引进工业设计企业30家,各类公共服务平台 10家,为区域以模塑为主导的制造业产业链各环节提供技术创新支撑,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全链式”模塑产业创新综合服务体。截至2021年11月,基地的各项指标不断增加,服务区域制造业的功能不断提升,工业设计成果交易数2230个,设计成果转化产值81亿元,基地入驻企业服务本地企业数从2020年的3051家次增加到2021年的3776家次。
在基地内的台州市梦工厂工业设计有限公司的二楼产品展示区内,摆放着两款色彩鲜明、造型别致的收纳盒。这是该公司自主研发的产品。市场上大部分收纳盒,通常色彩单调而且是常规的六边形,想要增加收纳空间就只能采取往上叠加的方式,由于收纳盒两侧无连接点,极易被打翻。该公司创新了思维方式,采取了六边形和上下波浪式的可嵌合长方体。采用该种设计方式不但可以自主进行颜色搭配,使用插梢进行连接以保证产品稳定性的同时,还可依照个人喜好摆放,打破传统直立叠加的摆放方式,赋予了收纳盒更多展示形态。
“基地给我们提供了创新支持,创业辅导等服务,还提供诸多政策上的支持。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研发环境。”公司创始人潘国征说。
“工业设计产业链里相关公共服务平台对于产业的提升和发展,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为更好服务区域制造业,通过基地这一平台来推动区域特色产业的转型升级,我们基地从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入手,寻找公共服务平台和优秀人才。”王国军说。
为促进基地更好发展,我区寻求公共服务平台和优秀人才,为区域内的制造业、工业设计企业提供技术支撑、成型服务、产品检测和人才支持等全方位的服务,有效提高企业综合能力,使得设计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不断加强,从而确保区域主导产业的转型升级得以实现。
目前,入驻基地的企业主要服务覆盖模具技术研发、家居用品设计、电动车设计、特种车设计、小家电设计、园林机械、高分子材料改性分析、快速成型及3D打印、机械手研发、生产线自动化改造、机器换人、智能软件开发、人才培训及专利申报保护等。同时,基地内还引入了同济大学、浙江大学、中科院理化所、哈工大、知识产权事务所等10家创新服务平台。为区域制造业企业提供自动化改造、快速成型、专利申报、人才培训等“一条龙”配套服务。
在完善的综合服务体系下,仅2021年,基地各平台就为设计企业及制造业企业提供服务达3700余家次以上。以3D打印快速成型中心为例,使用该中心的技术可为企业降低研发成本90%以上,开发时间降低95%以上,截至目前,共为全区1800多家企业提供8000多次服务,节约开发成本3亿多元。
效能发挥 人才培育
好的设计来源于高素质设计师的创意灵感。在梦工厂工业设计有限公司的一楼展示厅内,停放着各色各样不同款式,能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的摩托车产品。
其中,有在巡航车基础上对细分市场再进行细分创新,让其个性化更加鲜明,结合行李箱功能而研发设计出的可拆卸式的便携拉杆尾箱;有可折叠的车座后靠背,能增加旅行时的携带空间及提供更多骑乘舒适感的大排量摩托车。其中,还有一款采取单边双排气管上扬的个性化设计,为满足独自骑行者所需性能取向,设计时便抛弃了常规的双坐垫款式转而采用了更为特立独行的单座版摩托款式。
这几款产品一经研发推出,就被浙江永源摩托制造有限公司所买断,其优秀的设计创意在哈锣公司平台上推出后,也为该公司吸引了更多客户。
“基地建设的核心在于团队和人才,但由于地理位置的劣势,不同于上海、杭州,高素质的工业设计人才很难被吸引到黄岩就业,因此在引进人才的同时,我们也同样注重人才的培养。”王国军说。
为加强本地设计人员的培养,该基地强与高校及省协会的联系,举办各类讲座、含工业设计培训,并积极与各高校进行“联姻”,如展望公司和中国美院联合设立的动漫产业衍生班,黄岩模塑人才培训中心与华东理工大学共建人才培养基地等。
今年11月,该基地还和中国机械工程学工业设计分会、浙江大学现代工业设计研究所等高校加强了联系和沟通,举办“2021中国好设计”初赛评选。巧借外脑,来为已用。随着模塑工业设计基地的不断推进,目前已和浙江理工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台州学院等10所院校签订了人才实践和培训基地。
泮航杰告诉记者:“在平台牵线搭桥下,由于跟高校之间合作的加深,学生们实习或找工作都会先考虑来我们这里,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我们的人才缺口问题。”
为进一步加强专业设计人才的教育培养,基地依靠当地社会培训机构的基础,加强与高校工业设计学科的联系外,还建立了高校培养、企业培育、机构培训的人才体系。如联合黄岩模具博览城共同成立了“黄岩模塑工业设计人才培训中心”,联合正道人才培训中心专门培训工业设计实战人才,同时协同黄岩区总工会共同举办“黄岩区工匠能力提升班”,课件中加强各类设计数字化软件、各类辅助硬件应用培训,切实提高专业设计人员的理论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经过培训,设计师专业能力提升明显。
平台推广 促进转型
近年来,台州市黄岩模塑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运营的模塑设计工业基地积极为中小企业提供便捷、优质、高效的一站式服务。该平台通过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围绕模塑产业的创新提升发展,为区域中小企业提供工业设计、模具共性技术研发、生产线自动化服务、新材料、新技术、新动能及高端人才培育等服务。
“通过举办设计大赛、产业对接、人才培训等活动,一方面提升平台内部能力,另一方面也是通过这些活动对平台进行宣传推广,营造区域创新氛围。”王国军说。为更好发挥桥梁工作,服务更多企业,近期,基地还对平台服务功能进行了优化提升。
此外,王国军还多次前往各省优秀公共服务平台,学习优秀的商业及管理模式,谋划基地的提升发展。他表示,我区模塑产业还存在品牌价值影响力不足,区域营销渠道模式发展不完善等问题。因此,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基地也将围绕所存在的短板问题开展结构优化、创新运营、产业孵化,人才培育等各项工作。
截至2021年,基地内共有12家企业获得台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及市级企业研发中心等荣誉、11家企业获得浙江省省级工业设计中心、2家企业获得“浙江省十佳设计企业”、4家企业获得省级工业设计基地“优秀设计企业”的荣誉。
下阶段,基地将以打造浙江省模塑设计基地为依托,集聚相关专业设计单位,引进国内外高端设计机构,进一步加快一批行业龙头企业设计部门的分离,提供政策支持和产权保护,加强行业自律和硬件支撑,加快自主创新和品牌培育,走出一条引领行业 设计风尚、服务黄岩区域产业、辐射周边区域的模塑工业设计产业。
来源:今日黄岩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