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有多少“奇珍异宝”,你知道吗……
一盏香炉,一卷佛经……
都是黄岩历史的见证者
往事越千年
黄岩在时光长河里
留下了一串串涟漪
在黄岩的发展史上
宋代尤其南宋
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发展阶段
作为历史的见证者
黄岩博物馆的藏品
你知道多少呢
一起来看看吧
黄岩博物馆
黄岩区博物馆成立于1984年,新馆于2017年5月正式开馆。馆藏文物现有8515件/套,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01件/套,二级文物67件/套,三级文物280件/套。
2021年,黄岩区博物馆新增5件/套藏品。
➤清光绪陈尧臣大富贵亦寿考图翻簧执扇
➤清末陈澧仕女挑灯读诗图翻簧执扇
➤民国梅花纹青田石雕笔筒
➤韩天衡行书江南江北相望足横批
➤王见行草满纸云烟照古今镜片
“宋韵”代表性藏品
北宋沙埠窑青瓷香炉
1987年灵石寺塔四层北天宫出土。子母口,盖镂孔,以三瓣卷叶忍冬为主纹饰,共十七组连环构成。下腹内收,饰重瓣仰莲一周,圈足。内外施釉,釉色青黄,炉内壁墨书二周。高19.5厘米。国家一级文物。
北宋泥塑彩绘三佛像
北宋泥塑释迦牟尼坐像:1987年灵石寺塔四层南天宫出土。面相慈祥,螺发肉髻,额有白毫,高鼻秀眉,方颐薄唇,肩披袈裟,手作上品上生印,结跏趺坐莲台。高67厘米。国家一级文物。
北宋泥塑迦叶立像:1987年灵石寺塔四层南天宫出土。面相和蔼,额高眉阔,颊见鬓须,双目含笑,身披袈裟,双手合掌于胸前作外缚印,跣足立莲台。高69厘米。国家一级文物。
北宋泥塑阿难立像:1987年灵石寺塔四层南天宫出土。面相端庄,额有白毫,高鼻秀眉,眼眸低垂,肩披袈裟,两手于胸前作合掌印,跣足立莲台。高68厘米。国家一级文物。
北宋金银铜舍利套盒
北宋金舍利盒:1987年灵石寺塔四层北天宫出土。子母口,盖和底部圆弧,素面。盖刻铭文:“许仁德并妻应二十一娘,男从政等,舍金盒半两。” 高4.5厘米。国家一级文物。
北宋银舍利盒:1987年灵石寺塔四层北天宫出土。子母口,盖顶饰一莲蓬,周饰莲花,下腹内收,平底。盖周缘篆刻铭文:“许仁德为在父母舍清财造置舍利盒一枚,重半两,永充供养,丙寅八月日。” 高4.6厘米。国家一级文物。
北宋铜舍利盒:1987年灵石寺塔四层北天宫出土。子母口,盖顶有圆钮,钮周饰莲花纹。下腹内收,平底。盖内顶墨书:丙寅岁当寺主经律大德嗣卿造,闰八月十二日记。盖内壁朱书:乾德四年闰八月十一日寺主经律大德嗣卿造。高9.5厘米。国家一级文物。
北宋《佛说预修十王生七经》
1987年灵石寺塔四层北天宫出土。经画长卷,纸质细腻,色泛黄,朱丝栏,竖书,约2200字。全卷变文33篇,为成都府大圣慈寺沙门藏川述赞;变相10幅,为十殿阎王和六道轮回白描图。长600厘米。国家一级文物。
南宋对襟双蝶串枝纹绫衫
2016年5月赵伯澐墓出土。直领宽袖,褐色絁缘。黄绫地织串枝纹四方连续纹样,枝蔓间饰双蝶,图案精美。通袖长182厘米。国家一级文物。
南宋水晶璧
2016年5月赵伯澐墓出土。扁平圆形,中间一圆孔,全器光素无纹饰。质地纯净,晶莹剔透。直径7.5厘米。国家一级文物。
南唐投龙玉璧
2016年5月赵伯澐墓出土。玉璧上刻铭文49字“大唐皇帝昪谨于东都内庭修金箓道场设醮谢土上仰玄泽修斋事毕谨以金龙玉璧投诣西山洞府”,为南唐皇帝李昪修金箓道场后投诣西山洞府的投龙玉璧。直径7.5厘米。国家一级文物。
来源:黄岩区博物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