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千年宋韵在黄岩“流动”起来
翠屏山下,千年官河绕城而过,孕育了千年宋风雅韵。黄岩,一方山水形胜之地,又被称为南宋望郡、东南小邹鲁。6月26日—27日,一场思想荟萃、智慧交融的学术盛宴——“浙学论坛2022 宋韵与浙学:文化基因的新时代解码与传承”学术研讨会再一次让世人的目光聚焦于黄岩。
作为省级高端学术品牌,“浙学论坛”缘何在这里召开?千年宋韵的当代价值是什么?如何让宋韵文化可知可感知,建构具有辨识度的宋韵文化标识?
一
认识一座城,从走进这座城市的博物馆开始。
黄岩博物馆成立于1984年,时称黄岩县博物馆;2010年开始筹建新馆,于2017年5月正式开馆。馆中藏品现有8000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01件,宋代文物占据大半。
“黄岩宋韵文化家底丰富厚重,有以‘宋服之冠’为代表的宋服文化、以‘沙埠青瓷’为代表的宋瓷文化、以‘朱熹弟子’为代表的朱子文化,以‘南湖学派’为代表的宋学文化、以‘北宋戏砖’为代表的宋戏文化等等,可以说举不胜举。”参加分论坛研讨的《宋服之冠》作者张良如数家珍。
凡事既尽其美,必有其韵。黄岩建县1300多年,宋代是其历史上文化最为发达的朝代。开放活跃的学术思想、繁荣先进的艺术文化、优雅文明的生活风貌,如同一条绵延不断的河流,浸润出独特的黄岩宋韵文化。
除了博物馆,黄岩更有“一丝”(堪称“宋服之冠”的宋太祖七世孙赵伯澐墓出土的南宋丝绸服饰)、“一瓷”(填补越窑向龙泉窑过渡时期的制瓷空白的沙埠青瓷窑址)、“一带”(串联千年五洞桥、中国道教第二洞天、国家重点文保单位瑞隆感应塔等宋代遗迹的宋韵文化带)、“一院”(名列南宋朱熹三大书院之首的樊川书院)、“一坊”(海上贸易经商文明的先河之地新罗坊)等具有黄岩辨识度的宋韵文化标识。
二
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宋韵文化的大文化概念之下,不能只停留在光风霁月、热闹非凡的表层符号上,关键是要挖掘内里的精神标识——
宋代“经世致用”的务实精神与“求真务实”的黄岩铁军精神在思想内核上一脉相承;
“农商并重”的经济思想、相对自由宽松的经济政策,与黄岩一直以来站在改革开放潮头、坚持深化市场化改革、大力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等关系密切;
宋代开放包容的社会氛围、创新创造的精神趋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与“物质精神都要富”有着不谋而合的内在逻辑。
穿越千年,宋韵文化沉淀出的智慧,不仅是一块瑰宝,更是一座亟需多层次、全方位挖掘提炼的富矿。
激活与建构具有黄岩辨识度的宋韵文化标识,让千年宋韵在黄岩“流动”起来,把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在目标指向上高度契合省委提出的“宋韵文化传世工程”。同时,也是是化无形之韵为有形之举的必经之路,更是助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共同富裕区域标杆的应有之义。
三
今年2月16日成立的区文化复兴战略工作专班,再一次将宋韵文化提到了新的高度。在统筹谋划中,一套多部门、多条线、多地市联动的工作推进机制逐渐形成。
目前,专班已排摸、谋划全区面上“六个一批”文化项目76个,明确其中10个项目37个子项目为专班2022年度重点项目,形成清单,制作项目甘特图,进度精确到日。同时,委羽山道文化遗址修复、沙埠窑青瓷遗址公园、北岸城市精品文化带、黄岩文化馆迁建等工程也在稳步推进中。
然而,宋韵文化的挖掘与传承,始终绕不开“深化、转化、活化、品牌化”的逻辑链条。只有不断传承创新、创造性转化,方能超越时间、地域的藩篱,表现出历久弥新的生命力、跨越时空的穿透力、自信自强的创造力,支撑和滋养当下。
如何找准目标和路径,让宋韵文化真正可感知、可触摸、可体验、可分享?聚焦“六大图景”成为黄岩的破题之法。即通过打造大地、书籍、传播、舞台、产业、数字6大图景,让“宋韵地图”活起来,继而建设一批彰显宋韵风雅的地标性建筑,推出一批成体系、有价值的宋韵文化研究成果,开发一批独具特色的宋韵文化印记和文旅项目,推出更多标志性成果。
一条古道汇古今,千年宋韵入梦来。宋韵黄岩,正在成为文化浙江里的精彩篇章。
来源:今日黄岩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