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年老手艺做不一样的麦鼓头
昔日干粮,今朝美味麦鼓头是黄岩宁溪的一种特色美食,由面粉和梅干菜做成一张薄薄的饼,在煎饼的时候,饼中间受热会鼓起来,因此叫作“麦鼓头”。
据传,麦鼓头最早是宁溪地区山里人家食用的干粮。因为山路崎岖,山里人出来做农活的时候不方便三餐都回家,而麦鼓头干燥且易于保存,携带也很方便,因此在宁溪民间盛行开来。
接地气的民间小食
“老板,来35个麦鼓头!”
“我之前定的麦鼓头好了吗?”
“老板,加个鸡蛋!”
……
“宁溪麦鼓头”开在一条小路上,店面并不醒目,记者来到店门口的时候已经过了饭点,门口的煎饼锅旁边仍然围着好多顾客,大家基本上都是来打包的,你两个我三个,还有人预定了35个。
“我们是从椒江过来的,查了攻略说他们家的麦鼓头特别好吃,我们倒要来尝尝看。”这位一口气打包了35个麦鼓头的女士说道。她之前并没有听说过麦鼓头,这次碰巧经过宁溪,她和朋友在街上搜罗了一圈美食,这家店是其中一站。
老板夫妇围着铁锅忙忙碌碌,老板娘王女士将包好的面团摊成饼状,再由老板王先生放入锅中煎制。用火烤上一段时间,等麦鼓头的一面被煎成金黄色以后,麻溜地翻个面,再煎上几分钟。
一口铁锅一次性可以煎四个麦鼓头,效率不算高,夫妻俩搭档,动作快而不乱。有的时候生意太好,一个麦鼓头需要等上十来分钟。顾客们便耐心地在店门前等候,因为等待的人比较多,老板特地在门口放了两张长凳,供顾客们休息。
小小的麦鼓头暗藏玄机
别看麦鼓头小小一个,里面其实藏着不小的学问,考验着厨师的手艺。
麦鼓头的做法与椒江的梅干菜饼相似,将一大团喷香的梅干菜包入面团,佐以白萝卜丝、洋葱碎和提前腌制好的咸肉,用筷子夹一小块猪油放进馅料里,再加上一大把葱花。
然后,在铁锅上刷一层油,将馅料丰厚的面团摊平后放入锅中,伴随着热油的嗞嗞声,麦鼓头被热锅煎烤的一面逐渐散发出香味来。过几分钟,在麦鼓头上刷一层油,然后翻个面继续煎。等两面都烤出金色的小鼓包后,乍见麦鼓头哪个位置漏了气,从中冒出一股白色的热气带着香味扑鼻而来,转眼间麦鼓头算是熟透了。就可以将麦鼓头对叠,放入盘子里。
有些顾客喜欢加个鸡蛋,王先
生便将鸡蛋打成蛋液,掀起麦鼓头倒入它的底部。
做得好的麦鼓头色香味俱全,口感有些粗粝,外皮酥香中带着韧劲,饼皮会有一丝沙沙的感觉,这是面粉烤出的纹路。同时,有着很扎实的麦香味,令人食欲大增,且饱腹感十足。
如果火候没把握好,麦鼓头轻则出现黑色斑块,重则烤出焦味,既腻牙又生涩,难以下咽。
其中,最特别的是做麦鼓头时在馅料中专门加入一筷子猪油。提前熬好的猪油凝固后洁白细腻,夹一小块放入麦鼓头里,煎制的过程中猪油受热融化,猪油浸入馅料的每一个缝隙,趁热出锅的麦鼓头咬开后,口腔会感受到一股浓郁的肉香味,再搭配别有风味的开胃梅干菜和腌制过的咸肉,口感十分有层次,喜欢吃腊味的人不能错过。
做好的麦鼓头个头很大,不像寻常的梅干菜饼那样薄,有一定的厚度。虽然主料是梅干菜,但是有着浓
郁的油香,配上扎实的饼皮,胃口小的人一次吃不完一整个。
从父母那儿接手的老技艺
每天,老板夫妻俩得提前准备好梅干菜、洋葱碎和白萝卜馅儿,剁好一大盆葱花,将咸肉切成丁,放在干净的面盆里,上面用一张白纱巾盖住。而且,开门前就得准备好很大一团和好的面粉团,以及猪油碗、鸡蛋等一些佐料。
同时,搬出房间内的炉子,上面放上一个大平板铁锅预热,上面可以容纳四个麦鼓头。这些技艺都来自于现任老板的父母。
“我们这家店最早开在停车场那边,最开始是我老公的爸妈在做,现在我们和他们一起做。”王女士说,“宁溪麦鼓头”已经开了38年,有很多从外地来的顾客,最多的是椒黄路三区的人,“平均一天卖一百多个,生意还可以。”
来源:台州晚报 有些顾客喜欢加个鸡蛋,王先生便将鸡蛋打成蛋液,掀起麦鼓头倒入它的底部。-——不是将麦鼓剔个洞灌进去的啊? 宁溪麦鼓头就是好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