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河古道旁的又一个历史人文景观点
偶遇武将军故居黄伟 文/图
路过黄岩区政府前桥亭头时,笔者一时兴起,又拐进小马修锁点的巷口,重新走进曾经偶遇的王家里古宅。
这是一座口字形的四合院,位于劳动北路8号。建于清代乾隆年间,坐北朝南,5间面三厢房,天井前仍然留有灰雕建筑的台门,整座古宅外观保存基本完整,是闹中取静的一处雅适之所。
一
从古宅的东侧朝古宅望去,整幢四合院尽收眼底。灰雕山墙(俗称马头墙)极其精美,矗立在古宅的东西两侧,既防火又装饰美观,是橘乡黄岩古建的一大亮点。山墙顶部曲线流畅,像如意宝瓶,也结合了永宁江北岸地理的形状,造型优美。
据说王家里古宅东西两面山墙是凤雕观音兜饰样,源于主人的祖居地浙江东阳。观音兜是一种建筑形式,起源于江南民居,后多见于徽派建筑,山墙、门头常采用这种建筑形式,在墙头上盖瓦做背平面的形式,类似于渔民捕鱼的网兜,在民间有祈福保佑风调雨顺的意思,后逐渐在江南民居中流行开来。
山墙辅助装饰为寓意五谷丰登的瓜果蔬菜、祥草图案,众星拱月般烘托着凤舞九天的优美画面。只是凤眼所视的中心部位已经不在,由于历史原因,六边形祥草围拱的中间图案已被铲除。让人心生遗憾,又生一探究竟的渴望。或许,这就是残缺之美。
二
“一水湾头仁寿宅,双峰映处吉祥花”。抬头见到王家里台门上有这么一对门联,平仄得宜,对仗工整,让人心生欢喜。
上联写出了王宅的地理位置,位于黄岩城的闹市中心桥亭头。历史上的桥亭头,位于现在劳动路和青年路的交叉路口黄岩大厦区域。在青年路和劳动路没有填筑之前,城内五支河街依河、河傍街,青年路中段就是五支河其中之一中支河。中支河河水经过桥亭头时转了个弯,向北流向县前街。
桥亭头是历史以来黄岩城的黄金地段,繁华至极,寸土寸金。王家里四合院地处繁华路段,主人在当时的显赫地位可想而知。
下联的双峰,指的是东面方山双塔下的紫、阜二峰,是黄岩城内著名的形胜之地,千百年来不知多少文人墨客去歌颂它,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以前老城区房屋不高,站在庭院中远远就可以见到方山双塔。
上下联中的仁寿、吉祥,是古宅主人崇尚文理、平和心态的一种希冀。仁寿两字用典孔子《论语》·雍也篇,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吉祥二字,还呼应古宅台门门额“和气致祥”。行百里者半九十,吉祥之花终盛开。而孕育的过程需要精心呵护,仁爱浇灌。字义中暗暗告诫子孙后代以和为贵,以德为先。
三
跨过古宅台门石门槛,远远就可以见到主楼屋顶一排壮观的灰塑屋脊,工艺精湛,装饰优美,图案栩栩如生。连接着东西两侧高大的马头墙,雄伟壮观,别树一帜。虽然脊塑龙头、鸱吻有破坏,但气象依然宏伟。观音兜马头山墙的檐角雕饰有双鹤图吉祥图,一派天机。
四合院廊轩之下的木雕斗拱边缘飞花盛开,错落有致地托起廊梁,在橘乡众多古宅中也是难得一见。青石条铺地的天井周围走廊间,10根壮实的廊柱立于光洁的青釉石础上。坚固的龙头廊梁和各类构件雕刻花卉图案,月梁上雕饰金钱豹俯仰嬉戏图、群鹿郊游(禄)图、双蝠拱桃(福寿康宁)等吉祥图案,惟妙惟肖。轩廊中堂上的弓形弧线木板吊顶,造型优美。两侧厢房廊顶平铺,简单质朴,主次分明。
院子两旁厢房,原有六扇门花板窗,但西侧厢房在抗日战争期间受损,花板门重置。后来中堂和西厢房也改建增房,改变了旧模样,但东边厢房外观不变。
花格窗精美,榫头合宜,中间推门两侧上方装饰“梅兰竹菊”四君子木雕图案。六扇门的隔板中间雕刻各类山水、人物的故事画面,每一块隔板就是一幅精彩的国画,可以让人坐下来细细研究,看来赏心悦目,是一处研究古代山水画的难得一见的木雕。
四
房屋的现主人是王晓民,性情雅致,将东厢房改为茶室,成了一处雅集之所。茶桌后面补壁“雅宜清致”的隽永行书横幅,与博古茶架上的装饰布置相合。阳光充足之时,主人搬出竹躺椅,在南侧一扇雕工精致的窗棂前,喝喝茶、聊聊天、看看书,侍花弄草,倒是风雅。
问及王晓民这幢古民居建造主人是谁,他说不知,只听说是他爷爷的祖上建造,距今约有200年。倒是通过他的上代王云翔,查找到地址为浙江黄岩城内桥亭头王宅,终于对上了号。
笔者查阅各类史料文献直到深夜,终于知道桥亭头王家里的建造者为武进士(解元)王朝清。王朝清,字昌顺,号讷菴,桥亭头人,乾隆五十七年(1792)武举,署广东雷琼镇总兵。王朝清祖父王希生,浙江东阳人,迁居黄岩,以孙朝清贵赠武功将军。王朝清父亲王永祥,赠武功将军。朝清子王勋,号瘦峰,道光初荫通判。
第二天上午,笔者和王晓民提及这段史料记载,他说与父亲晚年去东阳查找家学渊源吻合。王晓民有一位70多岁的堂兄,曾见到中堂内悬挂的一幅祖先画像,画中人手持宝剑、头戴插红缨帽、身披盔甲,坐在太师椅上。该画像已遗失。
至此,桥亭头王家里王宅主人水落石出,这幢四合院以后将被称为“武将军王朝清故居”,成为官河古道上的又一个历史人文景观点。
来源:台州晚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