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 发表于 2023-12-8 11:03

古法红糖“熬”出甜蜜日子

数字认证、文创加持、直播带货……台州糖农发力转型


黄岩区头陀镇一家制糖厂,制糖师傅正在忙着熬制红糖。记者 潘侃俊 摄


甘蔗榨汁


红糖烤糖

甘甜多汁、10多元一根……眼下,甘蔗“占领”街头,征服了不少台州人的味蕾。与此同时,一种由甘蔗加工产生的香甜味,也在黄岩头陀、澄江、温岭坞根等地弥漫。

每年11月,甘蔗成熟,也就到了古法红糖制作的时候。日前,记者走访了解到,台州产的古法红糖颇受市场青睐,价格不便宜依旧不愁卖。不过许多糖农不满足于此,在精加工、规范生产等方面大做文章,发力传统红糖转型之路。

「 A 」   日产3000斤古法红糖,当天售罄

上周二起,台州市向上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向上农业”)的红糖基地升起缕缕白烟,一阵阵红糖醇香随风而来,也拉开了今年红糖甜蜜产业的大幕。公司负责人蔡蕙蕙告诉记者,今年天气暖和,影响甘蔗糖分转化,她便推迟了红糖制作,“按照往年,小雪节气前后,我们就要开始做糖了。”

黄岩古法制糖历史悠久。从父辈手里接过糖勺的蔡蕙蕙,将黄岩古法红糖制作技艺传承下来,从事古法红糖的生产和销售。

“我们的古法红糖,要通过清洗、榨汁、旺火、赶水、打沙等工序进行纯手工熬制。”12月6日上午,蔡蕙蕙带记者逛了逛红糖基地,只见里边热气腾腾,十一口大铁锅一字排开,五六位师傅在边上忙个不停。她说,这样做出来的古法红糖呈现淡淡的黄色,质地松软,有浓浓的甘蔗香味。

由于工序复杂、口味佳,向上农业产的古法红糖“身价”不低,一斤能卖到20多元。记者对比了市面上售卖的普通红糖,古法红糖价格是其三四倍不止。即便如此,蔡蕙蕙的红糖依然畅销。“10月份就有忠实粉丝下单了。”现在,蔡蕙蕙的手头还积着不少单子。

忙着接单的还有徐日兵,温岭坞根镇的万顺红糖园负责人。万顺红糖园是一家自产自销型的红糖生产基地,同样按照传统古法制作红糖。由于引进广西的早熟品种甘蔗,再加上红糖库存所剩无几,今年10月,万顺红糖园就飘出了红糖香。

“普通古法红糖20多元一斤,姜汁红糖50元一斤。”徐日兵说,目前红糖园一天能生产3000斤左右红糖,当天基本都卖完了。

「 B 」   研发生产衍生产品,文创让红糖华丽转身

看着价格贵,但古法红糖的利润并不高。蔡蕙蕙坦言,扣除甘蔗种植、人工等成本,一斤古法红糖的利润只有两三元。而且红糖季短,就1个多月时间。

还能干什么?包括蔡蕙蕙在内的一部分糖农的答案是:从挖掘红糖的附加值入手,研发生产衍生产品。

在产品展陈室,蔡蕙蕙拿出一盒米面做的红糖烤糖,说这是刚推出的新品。就在今年5月,向上农业还推出了表面印有诗句的红糖,受到不少消费者的欢迎。蔡蕙蕙说,活字印刷体红糖的加工工艺复杂,客户要下单的话,还得提前1周预约。

类似这样的红糖衍生品,向上农业有10多种,包括姜汁红糖、红糖烤糖系列、甘蔗酒等。

文化创意让红糖更具附加值。在蔡蕙蕙开的淘宝店“糖多令红糖”,一盒285克左右的大米红糖烤糖卖25元,7粒装的红糖姜膏则卖68元一罐。

蔡蕙蕙说,这些衍生产品,不仅为公司拓展了客群、提高知名度,也拉长了生产周期,还实现了废物利用。

“比如我们公司2019年推出的甘蔗酒,是拿甘蔗渣做的。”蔡蕙蕙说,甘蔗榨汁后留下的甘蔗渣,以前大多被温岭的养殖户收购拿去喂牛,还有一些被周边村民用来烧火。通过制作甘蔗酒,甘蔗渣的价值被挖掘、放大。

「 C 」红糖产业走向正规化,口碑品牌有保障

产品最关键的说服力还是品质。在做大做强红糖产业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糖农将注意力放到规范化生产上。

记者了解到,我市红糖产业存在着“低小散”现象。以前,不少红糖加工点直接将灶搭在田头,再搭一个简易的遮雨棚,环境往往比较差。但近几年,情况有所改变,实现标准化生产的红糖基地逐渐变多。

2020年,徐日兵投资五六十万元,建立标准化生产车间。制糖时,工作人员需身穿工作服,佩戴口罩。凭借规范的操作流程,万顺红糖园拿到了食品生产许可证。

推动红糖产业走向正规化,政府也出了不少力。以黄岩为例,借着“全球二维码迁移计划”(以下简称GM2D)的东风,去年开始,黄岩积极探索“黄岩红糖”产品“GM2D”建设在生产、流通、消费、品牌等全链条的推广应用。

黄岩区市场监管局食品生产(流通)监管科科长项霁阳介绍,通过该项目建设,实现“黄岩红糖”产品在最小单元外包装上从加喷“条形码”向“二维码”迁移。迁移后,“黄岩红糖”产品重要信息搭载量大幅度扩充。通过产品“换证”,实现产业化集成改造,提升信息化水平,扩大品牌化效应。

截至目前,黄岩已实现2家“黄岩红糖”生产企业、10类“黄岩红糖”相关产品的“GM2D”推广应用。

今年开始,黄岩区市场监管局还将对红糖行业开展集中整治提升行动。“我们将澄江街道的一家红糖合作社打造成规范化生产的样本,今后将参照该样本推动黄岩红糖产业转型升级。”项霁阳说,未来设想里,黄岩红糖产业还将积极探索园区化发展,从而打破“低小散”局面。

「 D 」忙着“甜蜜事业”的糖农也有烦恼

眼下,糖农们纷纷沉浸在熬制红糖的“甜蜜忙碌”中,但不少人心头仍压着石头。

“这两年,种甘蔗的人、地变少了。”蔡蕙蕙说,甘蔗有果蔗和糖蔗之分,熬制红糖需用后者。除了自己种糖蔗,公司还会和农户合作,让他们按照公司的标准种植糖蔗,以便保障红糖生产。然而这几年,不少农户弃种糖蔗,再叠加土地因素,公司的红糖产量有所减少,“不够卖。”

“没有年轻人愿意做糖”,这也是多位糖农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古法制糖工艺比较复杂,很考验熬糖师傅的功底、体力。虽然熬糖师傅的日薪可到五六百元,但鲜少有年轻人愿意做。采访中,记者观察到,那些红糖基地、加工点的熬汤师傅年龄大多在五六十岁。

另外,台州产的古法红糖较局限于本地市场,也是许多糖农希望破解的一个问题。

“我们的红糖主要在本地销售。”有糖农说,一些台州外的客户是通过亲戚朋友,才了解台州产的古法红糖。

为打开知名度,我市不少糖农也做了许多尝试,直播带货就是其中之一。

徐日兵在抖音平台开了个账号,直播卖红糖及衍生品。如今,这个账号粉丝累计50多万,每天能接到四五百个单子。

“全国各地都有。”徐日兵说,这个月底,万顺红糖园内还将举办红糖文化节,设置直播、民俗文化展销等环节。此举也有利于提升红糖知名度。

来源:台州晚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古法红糖“熬”出甜蜜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