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百日攻坚行动现场会见闻
图片由区委宣传部提供
“这些胸针是‘70后’的集体回忆,现在很罕见了。”“礼堂屋顶大梁设计得非常有特色。”5月28日,全区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百日攻坚行动现场会召开,一百多名与会人员来到沙埠镇横溪村文化礼堂和高桥街道下浦郑村文化礼堂参观、学习。
当天上午,我区各乡镇街道宣传委员、分管文教卫的副乡镇长(副主任)、综合文化站站长、宣传干事、2017年度我区“十佳文化礼堂”负责人等齐聚一堂。“举办这次现场会的主要目的是总结交流各地深入推进文化礼堂建设、大力推动乡村振兴的经验,研究部署下阶段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不断提升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水平,共建礼堂之家,共筑文化之魂,高标准、高质量打造深受群众喜欢的精神家园。”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李文修告诉记者。
横溪村文化礼堂位于美丽的佛岭水库岸边。站在文化礼堂的阳台上往外望去,水库的景色一览无余,仿佛山峦间镶嵌着一颗秀丽翠绿的明珠。“对于横溪村村民来说,文化礼堂不是简单的观景台,而是一座有特殊意义的记忆馆。”横溪村党支部书记徐从宰告诉记者,横溪村是移民村,村民们真正的“根”在水库底下,兴建文化礼堂就是建一个村民共同的记忆馆。
“下浦郑村有一千二百多人,一半以上村民从事米面加工,村庄的米面销售量占台州米面市场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因此,下浦郑村文化礼堂以米面为主题。”下浦郑村党支部书记杨邦法告诉记者。米面加工流程、米面加工工具展示、米面历史介绍……文化礼堂俨然成为了一座关于米面的博物馆。
参观、学习和交流后,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受益匪浅。“这次现场会是一次难得的交流和学习的机会,这两座文化礼堂都融入了当地特色,别具匠心。此外,礼堂活动异彩纷呈,极大地丰富村民的生活,成为村民休闲的好去处。”南城街道宣传干事尤屿璠告诉记者。
近年来,我区文化礼堂建设由点到面、由小到大、“盆景”变成风景,规模不断扩大、内涵不断丰富、效益不断彰显,打出了品牌、形成了声势、彰显了价值。据了解,截至去年年底,我区累计建成农村文化礼堂151家。“此次参观的横溪村和下浦郑村文化礼堂是2017年新建的文化礼堂中比较有特色的,今年,我区还将计划新建71家文化礼堂。”区委宣传部社联科秘书长张梦滟说。
来源:今日黄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