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年未发生一起因非法倒灌、无证经营及使用黑瓶黑气产生的燃气事故,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从2016年整改以来,路桥区全区没有发生一起因非法倒灌、无证经营以及使用黑瓶黑气产生的燃气事故,他们是怎么做到的?昨天下午,在“安全生产台州行”活动中,路桥区安监局介绍了破解燃气瓶安全监管难题的经验和方法。
干了10多年送气员的郑鸿娜,万万没有想到,如今做一个煤气送气员不仅要通过资格考试,还有一个小本本,每年扣完12分的话,就会被取消年度送气资格。
郑鸿娜负责路桥区路桥街道马铺路一带居民的燃气瓶送气工作,每天有30-40个燃气瓶经过她的手。
她送到储气站的燃气瓶,首先通过扫码入库,然后经过清洗和安检,确保燃气瓶没有损伤和破坏,再经过储气站工作人员充装和封口,送入市民家中。
一路上,郑鸿娜的送气三轮车上的GPS定位系统,将她在路上的实时路线传回了数据库中,可以进行查看。不仅如此,郑鸿娜的每个燃气瓶送到用户手中,也通过扫描二维码,确认最终的去向。
据了解,目前路桥全区263位送气员,均需要通过统一培训,然后参加统一的考试之后,配置统一黄色的制式三轮车和制服,才能够持证上岗,以确保每一个燃气瓶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为了提高送气员的服务质量和整体素质,我们现在对送气员进行12分的考核制度,如果送气员在送气过程中,出现交通违章,未穿戴工作服,甚至进行非法灌装等行为,我们都会对他们进行扣分,扣完分的话,就无法再送气了。”路桥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燃气管理科副科长陈群杰说。
从2016年7月18日以来,路桥区在全市率先开展燃气瓶实名制登记、信息化监管以及统一配送等制度以来,非法倒灌、无证经营和使用黑瓶黑气在当地已经成为历史。
除此之外,路桥区还在全省首创“燃气安全运行远程监控系统”,实施监控灌装企业、加气站等环节的安全,一旦发现操作不规范,还能够立即要求其现场整改和处置。
来源:台州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