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犁
作者摄于黄岩桥上街的脚踏石臼、石杵和长石杵墩
木犁与耙
田都是需要犁田和耙田来松软土地,其中犁用来翻土,耙用来碎土平土,犁田与耙田是耕田中的两道工序,一般都是先把田犁一遍,而后用耙进一步加工土地。传统犁和耙都是农具,以畜力拉动,靠人掌控。
木犁是一种农具,在我国木犁的使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以牛牵引用于翻土,用于农田或旱地的耕作。犁田的作用是用来破碎土块,并耕出槽沟从而为耕种做好准备。一张木犁由犁头、犁弓、犁扶、犁柱、牛扼部件组成。犁田:南方的农民大多数在惊蛰以后就要对过了一个冬天的水田进行翻耕了。其目的有两个:一是把冬天所种植的植物根部翻在表土层下面使之腐烂变成水稻的有机营养质;二是通过犁田以改良土壤的透气性和透水性。
耙田是用耙进行的一种表土耕作,通常在犁耕后、播种前进行,有疏松土壤、保蓄水分、提高土温等作用。春天播种育秧以后,就要放水浸,用耙耙田。耙是铁锻打而成,有一米多长,高不到一米,下面有10多根尖利的耙齿。把牛扼套在牛的脖子上,牛在前面拉,人一手牵着牛,跟在牛和耙的后面往前走,把水田里的泥土耙碎耙平了,然后才能插秧。
石臼
石臼是人类以各种石材制造的,用以砸、捣,研磨药材食品等的生产工具。过去人们新年都要做年糕,做年糕就需石臼捣。
石臼是个像盆碗状的半球型的石材制品,有手捣石臼和脚踏石臼两种。手捣石臼是将要捣碎捣糊的物体放入石臼后,一人抡起短柄石杵往石臼中捣砸,另一人趁举石杵的人举起时,他迅速地将石臼中的物体翻拌均匀,这样两人配合就将物体捣好了。还有一种是较大的脚踏石臼,人们将要捣碎捣糊的物体放入石臼后,一人仍蹲在石臼旁插空将石臼中的物体翻拌均匀,而大石臼则是配长杆石杵。这石杵杆好像是小孩子玩的翘翘板一样,一头连着捣物的大石杵,石杵杆的另一端用脚踩,将前端的石杵翘起,然后脚迅速放开,这样一踩一放,多次反复,就将物体捣好了。
过去年关将到,是人们用石臼最多的时候。将在蒸笼中刚蒸熟的“糕花”在未冷却前迅速倒入石臼内,随着“糕花”不断地翻动,几个高大威武的壮小伙,用力地有节奏地踩着石杵杆,石杵高高地砸向“糕花”,就连数九寒天,他们也只穿一件单衣。那时的我特羡慕这种“雄赳赳气昂昂”的样子,跃跃欲试。
如今在台州做年糕很少用这老式手工制作了,还有其它需要捣碎捣糊的东西均早已被隆隆的机器加工所代替,那石臼只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来源:台州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