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搜索

编辑推荐

查看: 124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图说黄岩] 灵石寺塔文物:见证“吴越国”的生命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9-19 10:4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P:浙江省台州市

北宋金舍利盒


北宋银舍利盒


戏曲人物砖

灵石寺塔文物

黄岩灵石山内,有一座灵石寺,灵石寺内,有一座灵石寺塔。

1987年,灵石寺塔出土文物500余件,其中国家珍贵文物154件(一级文物73件)。如此丰富的文物宝藏,哪一件都有迷人的故事。

我们从中选了一部佛经、一组舍利盒、一块塔砖,试着从局部入手,梳理出可读可解的历史片段。

行善的国王

灵石寺塔建立的那一年,是北宋乾德三年(965)。

此时,宋这个新建立不久的政权,已经把五代十国带来的混乱逐渐清除,但统一中原的战争仍在继续推进。

“太平”,对于大多数老百姓来说是奢望。

除了吴越国的人民。

公元907年,朱温即位,建立后梁政权,他封得力部下钱镠为吴越王兼淮南节度使。钱镠所管辖的吴越地区,实际上成为了独立的“吴越国”,但他一直将吴越国定位为“诸侯国”,与周边政权保持同盟或者“隶属称臣”关系。

一代豪杰,韬光养晦,笑脸迎人,图的就是偏安一隅,太平无战。

北宋建隆四年(963),吴越国国王已是钱镠的孙子钱俶。钱俶延续了爷爷钱镠以及父亲钱元瓘以和为贵的立国策略,对强大的北宋称臣,他本人出任了赵匡胤授封的“天下兵马大元帅”,吴越国纪年用的是北宋的年号。

他连名字都奉献给了大宋。钱俶原名“钱弘俶”,因为赵匡胤的父亲名叫“赵弘殷”,出于“避讳”,钱弘俶主动提出将“弘”字拿掉。

但退让,并没有给他更多的安全感。963年二月,宋军仅用了7天就拿下了南平国政权,吴越国危矣。

好在钱俶有强大的精神支柱,他继承了父辈们的宗教信仰,是一位极虔诚的佛教徒。

在黄岩灵石山的灵石寺内修建灵石寺塔,就是钱俶发动的一系列修建佛塔工程之一。钱俶建造这些佛塔只有一个目的:用供奉高僧、寺庙、佛祖的功德,来祈愿全国人民不受战乱,安享太平。

建成后的灵石寺塔,原有东西双塔,东塔清初倒塌。现存西塔,高21.5米,木筋砖结构,七级六面,每级皆有供奉佛像和供养品的天宫,共计有16个天宫。

1987年出土的丰富文物,就储存于塔内。

佛教有一个价值观,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灵石寺塔所藏的白描手绘《十王经》,可谓佛教“善恶有报”观点最极致的一种呈现。

《十王经》详细介绍了“地狱十殿阎王”以及他们各自负责审判“亡魂”的场景。十殿十景,图文并茂,为的是让目不识丁的老百姓都能看懂经卷的主题。

《十王经》在敦煌曾出土过完整的5卷,为晚唐五代时期滚动式手抄彩绘卷。遗憾的是,其中3卷现收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还有2卷现藏于英国伦敦大英图书馆。

灵石寺塔版《十王经》与敦煌5卷形制相仿,唯一不同之处在于“白描”。虽然没有色彩,但十个场景中共53位人物各具神态,面目传神。画家笔下的线条揽括了粗细、虚实、轻重、徐急、刚柔、曲直种种变化,画中人物衣带飘飞,神态生动,颇具质感。北宋时期画匠对于画面的架构和线条的运用,到今天仍具有动人心魄的魔力。

《十王经》最大的作用,其实是震慑百姓,让他们在“善恶有报”的观念下,活得更谦卑和自律。

钱俶和他的父辈们需要这样的震慑,以“善”的名义。

珍贵的太平

让我们把故事往回说。

吴越国开国者钱镠一开始并不是佛教徒。

生于杭州临安的钱镠,早年堪称乱世枭雄,为后梁政权日日拼杀于马上。后梁贞明三年(917),后梁末帝朱友贞加封钱镠天下兵马都元帅,开府置官属。不久后,后唐灭后梁,庄宗李存勖又赐钱镠玉册、金印。看着这些击鼓传花一样换来换去的皇帝,钱镠一面迎合,一面内心困苦。

生于乱世,怎样才能岁月静好?

与不少高僧密切来往后,钱镠“顿悟”了。

僧人和佛法给他的心灵,带来了巨大的安慰。后来被钱镠敬为“国师”的高僧洪諲,早在和钱镠初次见面时,就握着钱镠的手说:“他日贵极,当与佛法为主。”

这种“天命在身”的使命感,让钱镠拥有了充分的自信,继而生出平和的心态。无论是后梁还是后唐当政,钱镠都主动受封于当时的皇帝,甘当它们的诸侯国。然而他知道,在吴越国,他就是这片土地的王者。

钱镠决定用“行善”作为治国纲领。

他礼贤下士,网罗人才,发展农桑,奖励垦荒,治理钱塘,发展水利,吴越国进入了良性发展阶段。

与此同时,战时处处是焦土,佛教在别处无法安定发展。钱镠积极欢迎佛教僧人到吴越国弘法定居,抓住了佛教文化向南转移的机遇,让吴越地区的佛教文化积淀越来越深厚。

在钱镠的“佛系管理”下,吴越国社会安定,百姓幸福,社会生产也有序发展。

从灵石寺佛塔中发现的另一组文物“金银舍利盒”,就能看出当年吴越国百姓的富足以及他们对“福报”的感恩。

这是一个鎏金的银舍利盒,高4.6厘米,银盒盖顶中心是一个莲蓬,四周雕刻莲花瓣,刻画得十分精美。打开银舍利盒,里面就是一个高4.5厘米的金舍利盒。

用金银来制作舍利盒,即使对于当年的富人也是笔不小的开支。珍贵的是,舍重金捐赠这组舍利盒的人在盖子表面刻下了铭文,他叫“许仁德”。

这位叫许仁德的信徒供奉两个舍利盒,都是为家人祈福。今天于我们来说,这是一组国家一级文物,而在当年许仁德心里,这是两个无价的心愿。

后唐长兴三年(932),钱镠以81岁高龄仙逝,这在人均寿命低下的古代是极其稀罕的事。

更难以想象的是在40余年后,钱镠的孙子钱俶决定彻底归顺大宋政权,结束“吴越国”的统治。

真正的强大

本文所提的前两件文物,带有庄重严肃的宗教属性,而第三件文物——戏曲人物砖,则是镶嵌于庄严佛塔中的人间烟火气。

透过这块砖,我们能解读出吴越国人民当年生活的快乐。正是这种在乱世弥足珍贵的快乐,让钱俶情愿放弃王位,让吴越国完全归宋。

1987年11月,灵石寺塔发掘出三块戏曲人物砖,其中一号砖长0.31米,呈米黄色、方形。砖面上有两位阴线浅刻的人物。

前者戴四脚幞头,两根长翅对折交叉成X形于头顶,另外两根长翅于脑后呈30度上扬。他身着翻领窄袖袍衫,腰围鞓带,脚蹬绮履,是官员的装束。这人颔首低眉,神情木讷,像是受到奚落的委屈模样。

后者戴两脚幞头,两翅上扬,微微下弯。双手拢于胸前,身躯右倾,引颈启口,似与前者作对白状,像是在戏弄。

两人一前一后,一愚一黠,眉目传神,据专家考证,他俩演出的是流行于唐宋时代的“参军戏”。被戏弄者角色名“参军”,戏弄者叫“苍鹘”。“参军戏”最大的看点,是充满讽刺戏剧效果,通过两个演员的插科打诨,讽刺当时无能官吏贪污的嘴脸。不少专家都认为,“参军戏”就是后来相声艺术的前身。

聚砖起塔是佛教信仰中最为殊胜的供养。当年建塔的用砖,除了灵石寺院建窑专制,其余多为各地寺院和民众乐助。在供养的砖上雕刻戏剧内容,留下了当时文艺生活的真实印刻。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此时赵匡胤已去世,他的弟弟赵光义成了宋天子,也就是宋太宗。这一年三月,太宗邀请钱俶父子到宫中共宴,宋太宗亲自为钱俶赐酒,他的反应是“跪而饮之”。

宋朝建政整十八年来,钱俶不断加重朝贡分量,两位皇帝也一直给他许多加封。钱俶的身份是吴越国王及天下兵马大元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然而钱俶深知这无限风光,必定不可长久。

于是在这一年四月,钱俶请求太宗,收回自己“吴越国王及天下兵马大元帅”的职务,皇帝不同意。

五月,钱俶再次辞职,言辞恳切:“家世承袭,已及百年。今者幸遇皇帝陛下嗣守丕基,削平诸夏,凡在率滨之内,悉归舆地之图,独臣一邦僻介江表,职贡虽陈于外府,版籍未归于有司……愿以所管十三州献于阙下执事。”

宋太宗终于同意,并对钱俶为了国家和平统一做出的贡献进行了极高的赞誉和宣扬。

至此,由钱镠在后梁开平元年(907)所建的吴越国,历三代五王,至太平兴国三年(978),立国72年,至此终结。

在灵石寺塔出土的砖中,还有一块砖被陈列展出。这块砖的字体极朴拙,只有一句话:“愿吴越国王姓钱 代代万岁万岁。”

(参考文献:《钱氏家族与吴越佛教文化》/薛正昌、《宋代白描画的典范》/张良、《相声之祖——黄岩北宋戏曲砖之“参军”、“苍鹘”角色解读》/张良)

来源:台州日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24-9-19 14:33 | 只看该作者 IP:浙江省台州市
回不去的灵石中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浙公网安备 33100302000015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